|
|
坐月子的方法,難怪她身材那麽好! 觀看數:610 人
作者莊淑芹博士,
是臺灣著名的婦產科專家。
她提出,
女性在一生中有三次機會可以調整自己的體型,
使之恢復青春、
美麗與健康,
那就是初潮期、
生產後、
更年期。
這裏最重要的就是生產後這個階段。
這個時期,
你的身體就好像一個打開的大門,
可以把懷孕時積累的多余的積水和毒素
(這也是產後發胖的主要原因)排出體外,
然後通過正確的補養使你的身體更健康。
(女的可以收藏,男的轉給自己的愛人)
1、坐月子三階段:
一排二調三補
具體是將產後一個月按周劃分,
每周根據需要,
吃不同的食品:
第一周,
主要是要把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以及惡露排出體外,
每天喝生化湯,
吃麻油炒豬肝。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禁忌同上,
也不要吃鹹菜,
泡菜,
味曾湯。
第三周到一個月,
這時候,
該排的已經排完,
主要吃麻油雞補身體。
千萬記得,
排完毒素後吃麻油雞才能被身體吸收,
否則堆積在身體裏,成為多余的脂肪。
因為前期身體虛弱,
中醫講虛不受補,
吃了吸收不了,
只會加重身體的負擔。
以上所有的食物,
都要用到大量的米酒(不能用料酒和黃酒,
裏面含鹽且工藝不同),
生姜,
胡麻油,
紅糖。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2、 同時,
坐月子期間,
不能吹風,
著涼。
要穿有後幫的鞋
(不能穿拖鞋,否則落下腳後跟疼的毛病)。
洗臉用煮過的米酒放溫後洗,
不要洗澡,
同樣用煮過的米酒擦身。
綁腹帶,
最好自己餵奶,
對身體的恢復會更好。
出了月子之後再開始運動,
等等,
不一而足。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1、安靜休養30-40天
產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即為
「休息」,
在這段期間內,
產婦周圍的親戚,
如娘家的母親與姊妹、
夫家的親屬、
當然還有丈夫等,
都應同心協力的來照顧產婦,
不讓她離開房間、
不讓她起身做任何勞動、
不分貧富、
或者第幾次生產,
甚至是小產,
都一定要同樣的慎重!自然生產者須休養三十天,
剖腹產、
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者,
更須延長休養的天數至四十天以上!
2、臥床二周
產後二周內為子宮收縮最快速的時候,
此時因懷孕時子宮被胎兒撐得非常大,
一但生產,
子宮成為真空狀態,
內臟因不再受壓迫而變的非常松垮,
若產後即常坐起或走動,
因地心引力的關系,
將造成松垮的子宮及內臟收縮不良,
引起內臟下垂,
而「內臟下垂」
就可能是所有婦女病的根源。
所以產後二周內,
除了吃飯及上廁所之外,
其余時間,
不論是白天或是晚上,
均應臥床休息。
3、勤綁腹帶防止
「內臟下垂」並「收縮腹部」
利用生產的機會來調整體型,
或者改善身體上的一些癥狀,
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機,
所以很多人會在這段期間用紗布條綁腹,
達到調整體型的目的!
坐月子期間必須特別註意防止「內臟下垂」,
因內臟下垂可能為所有
「婦女病」及「未老先衰」的根源,
並會因此而產生小腹,
故在坐月子期間須勤綁腹帶以收縮腹部並防止內臟下垂,
而若原本即為內臟下垂體型者,
亦可趁坐月子期間勤綁腹帶來改善。
所使用的腹帶為一條很長的白紗帶,
長約1200公分,
寬為15公分,
每人須準備二條以便替換。
因產後須熱補,
容易流汗,
若汗濕時應將腹帶拆開,
並將腹部擦幹,
再灑些不帶涼性的痱子粉後重新綁緊。
若汗濕較嚴重時,
則須更換幹凈的腹帶,
綁法請參考「腹帶的綁法」。
如果使用一般一片粘的束腹或束褲,
不僅沒有防止內臟下垂的效果,
反而有可能壓迫內臟令氣血不通暢,
使內臟變形或產生脹氣而造成呼吸困難或下腹部突出的體型,請特別註意!
4、嚴禁洗頭,
但需用正確的方法清潔頭皮 懷孕期間子宮增加的負擔是不可言喻的,
單看之前與之後子宮的大小就知道,
因此,
在生產後要使子宮盡快恢復原狀。
而要想子宮盡快的恢復功能,
最重要的便是要將子宮內的汙血完全排出,
如果能使子宮成為真空狀態,
則賀爾蒙的分泌將會特別活躍,
子宮的功能亦會比懷孕前更好!而洗頭,
將會嚴重影響產後惡露的排除,
只要頭皮一受涼,
子宮裏的汙血馬上會凝結成血塊不易排出,
就算馬上吹幹也不允許,
況且用吹風機來吹頭,
是很容易引起頭風及頭痛的。
而子宮內的廢血若不清除幹凈,
就很有可能會造成荷爾蒙不平衡以及內分泌不協調,
進而產生許多並發的癥狀,
所以產後三十天須絕對遵守不要洗頭,
以免後患無窮!
5、二周內不可洗澡,
但需用正確的方法擦澡
為了避免受涼,
產後兩周內不可洗澡,
但要用正確的方法擦澡,
第三周起可淋浴,
滿月後方可泡澡。
6、不可吹風,
不論是熱風或冷風
產後全身的毛細孔,
包括頭皮的毛細孔都是張開的,
此時一吹到風,
不論是熱風或冷風,
毛細孔就會立刻收縮,
很容易造成筋骨酸痛、
頭痛、
頭風,
甚至感冒。
7、要有舒適的環境,
室溫維持在攝氏25-28度 產婦要有舒適的環境,
所以夏天太過炎熱、
或者冬天太冷,
均需開空調讓室溫維持在攝氏25-28度之間,
但卻要註意不可以吹到風!
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將空調的風完全擋住,
不可對著產婦吹,
而且產婦須穿長褲、
長袖、
戴帽子、
手套、
圍巾,
並且穿襪子來擋風!
8、不可碰冷水
產婦不可碰冷水,
以防受涼或產生酸痛的現象,
所以舉凡擦澡、
洗臉、
洗手、
刷牙或產後第三周以後的沖澡,
均需使用熱水。
9、不可抱小孩
產後最重要的工作無它,
就是安心下來,
盡情的吃和睡。
此時全身的機能均在迅速的恢復中,
所以當然不可提重物,
更不可抱小孩,
否則極易產生內臟下垂的體型。
況且,
新生的嬰兒,
骨骼、
內臟均尚未發育完全,
最好還是盡量讓他睡覺,
常抱他只會對他造成不良影響。
10、側躺餵奶
至於餵母奶時,
也要側躺在床上,
將嬰兒放於身側讓他吸奶,
產婦可以斜靠,
並在嬰兒及產婦的背面各放一個大枕頭支撐,
但要註意不要堵住嬰兒的鼻子,以免窒息。
11、關於母乳
每一個女人於生產完後,
一定都會分泌母乳,
母乳的分泌應是很充足的,
但若不給嬰兒吸食,
就無法再分泌出來,
即使嬰兒一次就全部吸光,
母乳的供應仍是源源不絕,
因為這是母體的本能。
所以若不給嬰兒吃母乳,
當然是很不好的。
若是嬰兒的吃奶量很少,
則應將每次剩下的母乳都充分擠掉,
以刺激下次乳房分泌足夠的乳量。
產婦若因故臨時不親自餵奶,
也要把積存於乳房中的奶擠掉,
舊奶積存於乳房會使乳房產生硬塊或導致乳腺炎,
最好在產後的六個月中都能充分的授乳,
這是最順乎自然的育兒原則,
不但能保護母親,
而且可減少日後發生乳癌的機會。
如果奶水清淡或不足,
不妨於產後第三周起補充花生豬腳;
而為了要讓產後奶水快速分泌,
可於產後第一時間施行"按電鈴"(刺激乳頭)的功課。
12、不可替小孩洗澡
前面強調月子期間不可抱小孩,
相同的道理當然更不可以彎著腰來替小寶貝洗澡,
如果無法做到,
那麽產後腰酸背痛及手腳酸麻的現象必定會隨之而來,
所以最好在產前就安排好小嬰兒的照顧,
或者跟先生商量,
產後由先生來幫小貝比洗澡,
如此還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呢!
13、不提重物,不爬樓梯
產後半年內均不可提太重的物品,
以避免內臟下垂而導致腰酸背痛,
而於月子期間爬樓梯更應禁止。
14、不可流淚
女性的老化從眼睛開始,
所以產後眼部的保養是非常重要的。
產婦嚴禁流淚,
俗雲:「產婦一滴淚比十兩黃金還貴重」,
所以傷感的事,
如親朋好友亡故等不幸的事情,
絕不能讓產婦知道,
不能讓她流淚,
做丈夫的也應該在此時扛起所有的責任,
讓產婦能安心靜養。
產婦如果哭泣的話,
眼睛會提早老化,
有時會演變為眼睛酸痛、
青光眼或白內障的起因。
當然,
產婦本人也要盡量努力使自己心情開朗,
不要擔心雜事,
要常常微笑,
保持心情愉快。
15、不可看電視及書報雜誌
產婦應盡量少看電視及書報,
如果一定要看,
則每十五分鐘須讓眼睛休息十分鐘。
最好能多聽聽輕柔的音樂,
一方面讓眼睛充分的休息,
一方面可調整情緒,
消除神經緊張。
16、眼部按摩
眼睛容易疲勞的產婦,
可於三餐飯前及睡前將毛巾沾上熱水(可稍熱些),
擰幹後以毛巾熱敷於眼部數分鐘,
再施行眼部按摩。
八、總結做月子要點:
1、月子裏一定要吃的淡,能不放鹽和味精就不放,因為寶寶的腎臟還沒發育完全,這對奶水的質量和媽媽的體重都有直接關系,快堅持不下去時,想到自己的身材和寶寶,也就忍啦
2、前兩周以排毒為主(豬肝和腰子有助排毒),一定不能吃大補和大熱的東東(如桂園和蹄膀等),因為新媽媽經過生育,整個人非常虛弱,這時候大補不但吸收不到精華,且只會長膘,而且這時候長得膘很難減掉,熱性的食物對奶水也不好,寶寶吃了容易便秘;
3、盡量用麻油炒菜,麻油有削減脂肪的功效,比一般食用油不長脂;
4、水果一定不能忘,但是前兩周也不能大補,道理和2是一樣的,多吃些哈密瓜、木瓜、葡萄等,西瓜什麽的不要急著吃,因為西瓜太涼性;
5、任何冷的流質食物都要加熱後再吃,否則不利於子宮歸位,不能刺激腸胃;
6、第4周開始可以補力氣了(如雞肉等),第二個月開始和大家一樣吃,但還是要註意清淡,否則寶寶受不了,自己也容易腫;
7、任何要加糖的點心食物都采用紅糖,有助於惡露排出;
8、月子裏早餐主食是糯米稀粥;中餐主食是薏米飯(薏米有排水消腫的效果的)不吃大米;晚餐主食是魚湯。魚湯(老姜用麻油爆的起皮後再煎魚塊,魚用肉質松軟的魚,加水煮熟,到魚湯變白即可),淡的,奶水好的小秘訣哦;
9、水份的補充:多喝豆漿,多吃冬瓜對無論是孕期還是產婦都有減肥和減腫得功效,還能提高奶水的質量;米酒煮開代替水喝,將米酒煮開之後,讓酒精全部蒸發掉即可。
10、勤做產後恢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