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孩子必須得立規矩!有這5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
|||||||||||||||||||||
你有沒有想到過,我們在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體恤孩子情感的同時,很可能已經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嬌縱和過度保護? 說起嬌慣,我們腦子裡想到的場面通常會是孩子不停地喊“我要我要我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爭先恐後地答“我給我給我給”。再或者,就是孩子不願意吃飯,家長在後面追著喂;孩子摔倒了,家長飛人般地沖上去攙扶;孩子的房間裡堆滿了圖書、積木、彩泥、畫筆、汽車、娃娃、鋼琴…… 其實,作為“現代化”的父母,我們可能已經和這種“初級階段”的嬌慣絕緣。我們知道孩子就是孩子,而不是寵物,我們不想給自己培養“小祖宗”,給社會輸送“小皇帝”。但是,即便懷揣這樣清醒的認識,我們仍然很難避免在不知不覺中給了孩子過度的愛與關注,中了 “隱形嬌慣”的埋伏。
“完美媽媽”的副產品:超前滿足,妥帖保護和彈性規則 我們從孩子誕生之日起,就在心裡許下了“做個完美媽媽”的承諾。
超前滿足。我們接觸了很多教育理念,所以我們心裡已經有了成型的清單:從床鈴到布書,從《天線寶寶》到《洪恩英語》,從蒙氏拼圖到全套滾軸裝備,從翻斗樂到海洋館。總之,只要是對刺激感官,激發潛能,陶冶情操有作用的,我們就會把它帶給孩子。於是,我們有時會驚訝:我的孩子很乖,幾乎沒有什麼要求。其實,不是孩子沒有要求,而是我們在孩子知道要求之前,就已經滿足他了。
妥帖保護。我們對孩子的保護已經由身體觸及心靈。我們在防止他們跌倒、落床、溺水之上之外,更加在意如何幫助他們免於承擔壓力、責任和遭遇逆境。孩子總是完不成拼圖,我們擔心他受挫,於是不停地安慰說“這個太難了,你已經很棒了”;孩子在小朋友中不拔尖,我們就會創造“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的機會讓他獲得成就感。
彈性規則。在家裡的我們,是世界上最人性化的領導。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家裡不設防。孩子漸漸長大,但總能在做錯事情時得到太多的迴旋餘地。
忙碌媽媽的愧疚,在不知不覺地中變成嬌慣。 今天的爸爸媽媽,似乎比歷史上任何時期的父母都有“理由”嬌縱孩子。 我們要孩子的時間越來越晚,要得越來越謹慎。
我們面對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特別是上班媽媽們能夠給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我們心底隱隱的愧疚感讓一切疼愛都顯得理所應當。為了讓難得的親子時光氣氛融洽,我們往往會滿足孩子的要求,容忍孩子的頑劣,忽略孩子的問題,誰讓我們不能在生命的最初幾年,時時刻刻在他身邊呢。 我們太在意自己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我們太希望孩子愛我們,所以我們會想方設法地取悅於他,生怕嚴厲、苛刻,甚至摳門兒這樣的字眼和我們沾邊,生怕別人家的爸爸媽媽在自己孩子的眼中更完美,更可愛。所以,在一些不起眼的問題上,我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警惕和克服隱形嬌慣,是父母每天都在面臨的一場考驗。 當敵人穿著隱身衣的時候,我們該以什麼招數應對呢?答曰:以不變,應萬變。
設定明確的紀律和界限通常所說的“立規矩“,是比較常見但又很難執行的防止嬌慣策略,這意味著家長要制定和並且堅持原則,並且教會孩子如何承受拒絕和挫敗。但是從長期來看,如果我們能夠保持明確的界限和一貫的處理原則,孩子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
小心你的愛會讓孩子窒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當孩子表現出獨立的慾望時,對他的行為加以鼓勵,讓他慢慢地掌握獨立處理問題的技巧以及自信心。
隨著孩子長大,我們應該讓他體會到自己行為的錯誤所引發的後果。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因此受傷、流血,或者在一段時間內萎靡不振,但是這是他們難得的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我們可以嘗試延遲孩子的滿足感,不要在孩子剛一提出需求時就馬上滿足。我們還需要杜絕那種自己做了讓孩子不滿意的事情後,通過滿足要求來達成妥協的行為。
責任不是與生俱來的,是一個需要學習的美德。家務勞動會是很好的一套啟蒙課,它可以幫助孩子明白,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應當地屬於他的。
只要孩子有了這個表現,說明你已經把他慣壞了,規矩要從小時候立,該對孩子不客氣的時候就要不客氣,過後再找孩子談,告訴他為什麼打他,讓他知道他錯在哪!要讓孩子長記性,也要讓孩子知道,就算是爸爸媽媽打了他,也是為他好,是愛他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outiao.com/a6537121028483580423/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201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