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這5個習慣,能保護腎臟健康,預防尿毒症
|
|||||||||||||||||||||
慢性腎衰的終末期即為人們常說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徵,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所組成的綜合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尿毒症,預防尿毒症! 1、胃口不佳、厭食、噁心 長期的毒素在體內瀦留會影響到消化系統功能,早期患者常見於胃口不佳,不思飲食或者吃點就飽。隨著病情的發展這一症狀會更嚴重,會出現嘔吐,噁心,腹部悶脹等等情況。 2、經常性的感覺疲勞、乏力、頭疼 由於細胞功能受到影響致使代謝失衡,長期有害物質在體內滯留會引起神經細胞病變、酸鹼代謝失衡、電解質雜亂以及腎性高血壓等。這些並發性的疾病常常會造成患者頭昏、頭疼、乏力、疲勞、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而這些症狀對於年輕人來說往往覺得是頭一天沒睡好,或者是工作勞累,生活壓力大造成的。以為只要好好休息就可得到緩解,所以特別容易被忽視。 3、高血壓 如果有經常頭暈、眼花、耳鳴還伴有高血壓的朋友就一定要引起重視了。因為我們都知道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鈉、排尿。而當腎功能受到損傷的時候,體內就會出現水鈉瀦留,致使血容量增大導致高血壓。
另外,由於腎臟自身的缺血缺氧致使腎素的分泌增多,進而導致腎臟分泌的升高血壓的物質增多,降低血壓的物質減少。因此,尿毒症病人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 4、面色泛黃 這點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貧血導致的。由於處於尿毒症期的患者體內的有毒代謝產物瀦留,致使紅細胞被破壞或壽命縮短,加之生成紅細胞的數量減少和各種出血症狀導致了患者貧血症狀的發生。這一點較為不明顯,很多患者在短期內並不會太注意這個症狀。
5、尿量減少、上廁所次數變少 很多人覺得喝水多了自然上廁所次數就多,喝水少了,尿量就少。因此不會刻意的注意尿量的多少,其實不然。一般情況下,正常人尿量應該保持在1000mL—2000mL,而上廁所次數一般白天為4-6次,晚上為0-2次。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的濾過功能下降,一部分患者會出現隨著病情加重尿量逐漸減少的情況。還有一部分患者尿量是正常的,但是由於腎臟的功能下降了,所以尿的質量也就下降了,尿液中排出的毒素減少,體內過多的廢物由於排不出去瀦留在體內進而導致了患者體質和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6、身體出現浮腫 這個症狀雖然容易察覺,但是也可能被忽視。浮腫也是由於腎臟不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致使水分滯留在組織間隙內。早期患者經常表現為起床後的眼瞼浮腫,腳踝處浮腫,但是經過休息後又消失了。嚴重的患者表現為小腿浮腫或全身性的浮腫。很多人覺得是第一天太過勞累或者睡覺姿勢不對所致,不會特別在意。
當然,浮腫的原因是很多的,這點還需要患者仔細辨別。 如何預防尿毒症 1、護好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2、定時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體內新陳代謝的廢物主要是由肝臟和腎臟處理,代謝生理活動所產生的廢物,排於尿中。但在其進行這些功能的時候,需要足夠的水分來進行輔助,多喝水可以沖淡尿液,讓尿液快速排出,不僅能預防結石,攝食太多鹽時也有利於尿液變淡,從而保護腎臟。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等,建議每天至少喝水1200~1500毫升。 3、飲食補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如果患有慢性腎功能障礙,就應該注意適當食用蔬果,不喝太濃的蔬果汁、火鍋湯、菜湯,飲食以清淡為宜。 長期吃肉、攝入鹽量過多,都會導致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並可能因此加速其老化和損害。每餐肉類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約0.5公分厚度、手掌大小。有慢性腎炎的人,這個量應該再減少。 4、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裡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5、警惕藥物 若患病需要應用藥物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對腎臟損害小的藥物, 以免損害腎功能。多數藥物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有些藥物排泄時會損及腎臟,如一些抗生 素、止痛藥、感冒藥或中草藥都可能有腎臟毒性。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545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