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細說15種新生兒常見特殊現象
 

觀看數:1935 人

對於新手父母來說,照顧新生兒的壓力不小,有些狀況看起來好像正常,但又好像有點怪怪的,該不該抱去給醫生看看呢?想必新手父母經常有這種糾結的情緒。事實上,新生兒的確有些「異於常人」的生理現象,請父母不要太

 


細說15種新生兒常見特殊現象 觀看數:1935 人

 

對於新手父母來說,照顧新生兒的壓力不小,有些狀況看起來好像正常,但又好像有點怪怪的,該不該抱去給醫生看看呢?想必新手父母經常有這種糾結的情緒。事實上,新生兒的確有些「異於常人」的生理現象,請父母不要太驚慌。

細說15種新生兒常見特殊現象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主治醫生李威德指出,「剛出生到滿一個月大的寶寶,就是與兩三個月大的寶寶有所不同,連檢驗數據也有所差異。」由於新生兒剛脫離子宮的保護,需要花時間適應新的環境,因此,在這段時間,常見有些特殊生理現象與一般熟悉的狀況有所不同,碰到沒有經驗的新手父母,不免感到憂心。

細說新生兒常見特殊現象

究竟新生兒常見哪些特殊生理現象,需要父母注意但不需緊張呢?讓李威德醫生一一細數,但他提醒,由於早產兒隨著出生周數與體重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狀況,難以簡而言之,因此,本文僅針對足月新生兒的狀況進行說明。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特殊現象1:生理性脫水

不少父母看著寶寶的體重比出生時還低,不免心慌,甚至質疑是母乳喝不夠才會這樣,他強調,「新生兒生理性脫水是必經過程」,即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星期會有體重下降的現象,這是因新生兒剛脫離羊水,處於水腫的狀態,需要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而造成體重逐漸減輕,「足月兒的減少幅度大約5〜10%」。但自第七天起,體重多開始慢慢回升,通常在喂食正常的情況下,寶寶的重量一天約可增加20到30公克。

李威德醫生指出,「寶寶體重每天都有變化,在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的媽媽可能較不擔心,因為護理人員會為寶寶量體重並記錄,在家坐月子的媽媽則無法掌握變化數字,其實可從寶寶的尿量、顏色與更換尿布次數觀察」,出生後的前五天,每多一天要多加一片尿布;五天後,每天約換上六片至八片的尿布,換下的尿布要有重量感、尿液顏色清淡。他提醒,「若真有疑惑,不妨打電話到生產醫院的嬰兒房詢問」。

特殊現象2:新生兒黃疸

令許多媽媽感到恐慌的,可能是寶寶有新生兒黃疸,李威德醫生指出,「根據台大醫院統計,台灣的寶寶中約有近3成人數因有黃疸而需要住院照光」,但父母不需要太過擔心,因東方人體質易有黃疸,屬於常見生理現象,他解釋,寶寶脫離母體,但肝臟功能還不夠成熟,當膽紅素製造量太多,代謝過程出問題,或者無法順利排出時,就會出現黃疸。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李威德醫生補充,「膽紅素過高雖會引起黃疸,但膽紅素也是一種抗氧化物質,近期有研究指出,認為黃疸可能具有保護如代謝慢性疾病的功能」。

由於「黃疸指數」通常在出生第三、四天開始上升,之後則慢慢下降,但對自然產的產婦而言,這段時間可能已經出院返家,若寶寶出現黃疸怎麼辦?他指出,「產婦和寶寶出院時,醫護人員會提醒媽媽,如果寶寶的膚色一天比一天更黃,尤其是臉部,需要儘快回醫院門診檢查」,請父母留意觀察寶寶的膚色,最好把寶寶抱至自然光線充足的地方,可用大拇指輕壓寶寶的皮膚、再放開,觀察是否有呈現黃黃的情況,同時,也應注意活動力和食慾。

特殊現象3:假性月經

少數女嬰在出生一周左右,會從陰道流出紅色分泌物,這稱為「假性月經」,李威德醫生解釋,「這是體內還殘留著母親的女性荷爾蒙所致,有的則是半透明白色分泌物滲出,如同成年女性的白帶,或合併胸部較大,甚至有的男嬰也會分泌乳汁,通常幾天後就會消失,父母不需太緊張,只要清理乾淨即可」。

他補充,「若在尿布上發現粉紅色或橘色的尿液,可能是小便量太少而形成的結晶尿,須與假性月經做區別」。

特殊現象4:臍帶延遲掉落

李威德醫生指出,「每個寶寶臍帶掉落的時間不一樣,快約一周,慢則三周」,只要確定保持乾燥清潔,不要有不正常分泌物即可。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不過,超過一個月仍未掉落,則必須找兒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白血球附著異常的先天性免疫疾病。

他補充,「若肚臍根部有黃色分泌物,則需懷疑肚臍可能與膀胱或腸子有未關閉的瘺管,必要時需請小兒外科醫師通過手術切除」;另外,臍帶雖已脫落,但根部始終濕濕的,且伴隨一團紅紅的肉芽組織,可請兒科醫師檢查是否為「臍肉芽腫」,確診後,醫師會以硝酸銀將該肉芽腫燒灼凝固,使肚臍根部乾燥且較不容易發炎化膿。

特殊現象5:肢體蜷曲

胎兒待在子宮一段時間,無法完全伸展四肢,出生後,仍因習慣母體內的姿勢而維持肢體蜷曲的狀態,屬於正常現象。李威德醫生說,「若是膝、肘關節彎曲角度過大或過小,表示肌肉張力增高或太低,需要進一步檢查。」

特殊現象6:肌肉抽動

父母常會觀察到新生兒有局部肌肉抽動的情形,尤其是在打開包巾時,可見手腳輕微顫動現象,李威德醫生指出,「這是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致,通常父母以手握住新生兒肢體顫動處,顫動就會停止,只要顫動時間短(約一兩秒),未合併吸吮、咀嚼異常、眼睛上吊,並不需擔心」,若是握住後,顫動仍不停,則要懷疑可能有癲癇的問題。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特殊現象7:新生兒毒性紅斑

李威德醫生表示,「新生兒毒性紅斑多在寶寶出生後兩三天至一星期內出現,好發於軀體、頭部,為紅色的疹子」,產生原因不明,但紅斑良性無害,並不需要特別治療,即會自行消退。

特殊現象8:粟粒疹

粟粒疹為黃白色毛囊皮脂腺表皮囊腫,為皮脂腺阻塞所引起,李威德醫生說,「常見生長位置以鼻頭、臉頰、額頭居多」,由於受母親荷爾蒙的影響,導致皮脂腺增生與阻塞而長出斑疹。不少父母看一眼就摸一下,他提醒,「不摳不擠,以避免引發後續紅腫發炎的感染現象,待汗腺發育完全,斑疹就會消失。」

特殊現象9:蒙古斑

李威德醫生指出,「常見於黃種人身上的蒙古斑,是皮膚的黑色素密集所引起,多在臀部及背部可見青紫色斑塊。」曾經有父母懷疑寶寶是否在嬰兒室受到虐待而出現瘀青,「大部分寶寶在出生時就有,但慢慢才明顯」,其實蒙古斑與兒童受虐後的瘀青有所不同。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蒙古斑是一種良性胎記,多在六七歲時消失。

他提醒,如果寶寶身上本來沒有胎記,卻突然出現紫斑,「懷疑是否有凝血因子異常的疾病。」

特殊現象10:血管瘤

血管瘤是微血管的先天性擴張或增生所致,有一半以上新生兒的眼瞼、鼻翼和後頸部常可見到平坦、暗粉紅色的斑點或斑塊,這是「焰色斑」,多於一歲前會消失;另一種稱為「草莓斑」,較為隆起且呈鮮紅色、外表似草莓樣,出生時較不明顯,約在兩個月內出現,大部分在九歲前會消退。血管瘤可能出現在身上任何部位,多為良性無害,「若長在特殊部位則擔心影響正常機能運作,如長在眼睛附近可能影響視力、鼻子則影響呼吸,甚至在三叉神經附近,就會懷疑是否有腦部血管畸形問題,因此,需要詢問相關科別的醫生。如只長一個,且非特殊部位,請父母不要擔憂,若血管瘤長在重要部位或達3個以上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如腦部和腹部超聲波。「

特殊現象11:脂溢性皮炎

六個月內的嬰幼兒常有此狀況:在眉間、髮際或臉上經常可見黃色油性分泌物,父母不免擔心,但看寶寶吃好、睡好,又似乎沒什麼問題。李威德醫生指出,「這是脂溢性皮炎,在有較多毛囊分布之處,如頭皮、眉毛,不時聚積脫屑或黃色結痂,發生原因不明,一般認為是皮脂腺分泌過多所引起的炎症反應,通常會自然痊癒,不需特別處理,但狀況嚴重時,最好讓兒科醫師檢查,確認是否合併黴菌感染。」平常洗髮時,不要直接摳掉皮屑,建議可用抗頭皮屑洗髮水清洗。

特殊現象12:尿布疹

新生兒的皮膚嬌嫩,臀部容易受到尿液或糞便的刺激物質影響而有「紅屁股」,若又沒有勤換尿布的話,往往演變為尿布疹。李威德醫生指出,母乳寶寶的便便含水量較高,看來稀稀的便便,卻不像尿液能被尿布完全吸收,因此,務必要幫寶寶勤換尿布,避免讓小屁屁與糞便接觸時間過久,出現紅屁股、破皮的狀況,甚至合併黴菌感染。他建議,每次清潔屁屁後,在包尿布前一定要抹上一層嫩膚膏,以發揮隔離效果。

李威德醫生表示,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若得到尿布疹,症狀嚴重度不一,最好經兒科醫生了解狀況並給予適合的處理方式,不讓問題惡化。

特殊現象13:鼻塞與痰音

父母經常可聽到新生兒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好像是鼻子塞住,又好像是喉嚨有痰的感覺,總懷疑寶寶是否感冒了?李威德醫生表示,「嬰兒鼻翼較塌且扁平、鼻孔又較小,呼吸信道也較狹窄,若鼻腔內有分泌物時,很容易造成阻塞而發出痰音。加上嬰兒對外界冷空氣亦較為敏感,尤其是早晨或睡醒時,鼻腔分泌物會較多,鼻塞及呼吸有雜音的現象便會更為明顯。」

他說,「分辨寶寶是否因為感冒而鼻塞,可依據呼嚕呼嚕的聲音是否在特定時間出現,如喝奶或睡覺時才有此聲音,就可能是呼吸道較軟,而不是感冒了。」若聲音持續發出,有可能是感冒或是因鼻屎塞住,李威德醫生建議,父母可拿細的棉花棒清潔看得到的鼻腔,幫助寶寶把鼻腔內分泌物排出

特殊現象14:吐溢奶或胃食道逆流

新生兒多少會有溢奶或吐奶情形,李威德醫生解釋,「由於新生兒的胃賁門括約肌發育較不成熟,使食物容易逆流回到食道,可能是由嘴角溢出(溢奶),或有些用力地把喝下去的奶噴出(吐奶),通常吐溢出的都只是奶水。」

他建議,母乳寶寶最好直接親喂,若用奶瓶喂寶寶喝奶,奶瓶應與鼻、嘴保持垂直,避免寶寶喝入太多空氣而導致吐溢奶;喂奶後,直立抱寶寶約半小時以改善狀況。李威德醫生提醒,「若情況嚴重,已明顯影響喂食及其成長,則必須請醫生詳細檢查確認原因。若每次喂奶都會吐奶的話,則要懷疑是否有嬰兒型肥厚性胃幽門狹窄的問題,確診後,將通過藥物或外科手術治療。」

特殊現象15:哭鬧不安

李威德醫師表示,剛出生的寶寶每天就是吃喝拉撒睡,至於哭泣,則是與外界溝通的語言,因此,父母面對寶寶的哭鬧,需要多一點耐心,了解寶寶的需求並適時給予滿足。讓寶寶哭泣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單純如尿布濕或便便了、餓了、脹氣、便秘,甚至只是想撒嬌;複雜的原因則可能是腸胃炎、腸套疊、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症、尿布疹、蚊蟲咬傷、長牙、疝氣,甚至像中耳炎、感冒、泌尿道感染、敗血症等感染狀況。父母可留意哭聲的特徵與規律,以作為醫生診斷的參考。

他指出,若排除單純的原因且經安撫後,寶寶仍然哭個不停,建議最好就醫檢查,「尤其是怎麼安撫都無法平息哭鬧,且伴隨吃不好,甚至不吃,更要留心。」

細說15種新生兒常見特殊現象

照顧新生兒要注意

新手父母因缺少經驗,照顧新生兒難免感到莫名緊張,生怕一個不小心讓寶寶受到傷害,李威德醫生表示,父母不妨放輕鬆,真碰到問題時,可尋求專業諮詢。但他強調,有些原則卻是務必遵守,以確保寶寶的安全:

1.不讓寶寶趴睡,以預防嬰兒猝死症的發生。

2.寶寶與父母應同房不同床,讓寶寶有獨立的睡眠空間,避免大人翻身不慎壓到寶寶而造成悲劇發生。他提醒,寶寶的床鋪要有欄杆,且保持拉起狀態,而欄杆間隔不宜太細。

3.不在寶寶脖子上戴有繩的平安符、項鍊等。

4.不要讓大寶寶單獨與小寶寶在一起。

5.抽煙對寶寶的發育有嚴重不良影響,因此,大人不只不抽煙,也要拒絕二手煙、三手煙,「即使連身上有煙味都不行」。

6.大人外出回家時,一定要先換掉外出服、洗手,且最好洗完澡才抱寶寶,「這是為了降低發生感染的機率」。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細說15種新生兒常見特殊現象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