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20年,追蹤200多對夫妻,我總結了婚姻最可怕的3件事」 觀看數:256 人
最近在重看丹尼爾·高爾曼的《情商》,發現了很多之前沒注意到的細節。
比如,高爾曼曾經在20年間,追蹤了200多對夫妻的情感起伏,
他們有些剛結婚,有些已經結婚幾十年。
通過多項研究,他發現婚姻出現危機,一般都早有預警。
他曾經在一項研究中,預測出現在他實驗室裡的夫婦,有些在3年內會離婚。
最終結果證明,他的預測準確率高達94%。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高爾曼在《情商》中,總結了婚姻出現危機的3個預警信號。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這3件婚姻生活中最可怕的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01
尖銳的批判
前段時間,鐘麗緹夫妻在某綜藝節目中的溝通方式,就引起極大爭議。
讓我們回顧一下整個事件。
張倫碩要洗澡,想讓鐘麗緹幫忙遮擋一下攝像頭。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而鍾麗緹沒重視他的訴求,只是用紙巾簡單遮擋後,就去做早餐了。
於是,等張倫碩發現後,大發雷霆,在鏡頭前批評鐘麗緹“一點都不為別人著想。”
之後,走去媽媽房間,吐槽:“ 她就是懶。”
鐘麗緹在廚房全程聽著他的指責,忍不住為自己辯解:“我不是故意的好嗎。”
張倫碩立刻回懟:“你能認真點好嗎?”
言辭激烈,充滿攻擊性,惹得鐘麗緹當場落淚。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即使事後冷靜下來,他終於想起要跟妻子道歉。
但沒說兩句,卻又開始指責。
在每一段婚姻關係中,都離不開矛盾,但最可怕的是,你用尖銳的批判代替了理性的爭吵。
從曝光的影片可以看出,張倫碩不僅在抱怨鐘麗緹沒做好事,
而且發起了人身攻擊,這是典型的對人不對事的批評。
鐘麗緹實際已經道歉,但是張倫碩卻給她的過失貼上了“懶”“做事情太自我”的標籤。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我想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行為才會被網友譴責。
對伴侶行為的抱怨,最終演變成攻擊行為,是很多生活中的夫婦都會遇到的情況。
這類異化的溝通方式,也是夫妻相處的大忌之一。
因為比起理性的爭論,尖銳的批判,乃至人身攻擊,都會產生破壞性極強的情緒衝擊。
如此做法不僅不能讓犯錯的一方改善,還會激起對方恥辱、厭惡的情緒,
最終激發自我辯解,然後引發又一場大戰。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就如心理學著作《錯不在我》裡所說:
“ 絕大多數夫妻離婚,都是長期的累積所致,
這樣的夫妻都以滾雪球的方式責備對方並為自己辯護。
夫妻雙方總是盯著對方的差錯,對自己的優點、態度和行為方式則極力辯護。
這樣做恰恰會導致另一方固執己見,甚至寸步不讓。”
夫妻相處過程中,一味地批判、指責,只會消磨掉原本的感情,惡化關係。
遇事不責備,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02
過度的嘮叨
之前看了一個新聞,一個女子在高速路上被丈夫踢下車。
經過交警詢問才知道,原來妻子從重慶到江津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嘮叨。(路程約1小時)
“看著點開,不要開太快了”。
“怎麼還沒有到啊,咱們還有多久到啊”。
“前面有車,你不要跟那麼前,容易追尾”。
一直說個沒完沒了,搞得丈夫沒法專心開車了,最後實在受不了,就把妻子趕下車了。
妻子在一旁哭訴丈夫過分,丈夫呢,情緒爆發後也很抓狂。
其實,大家都理解妻子的初心,她想讓丈夫安全駕駛。
但是採取這種說個不停的方式,真的很容易引起對方的激烈反抗。
任何過度的叮囑,都會變成唐僧念經。
不僅起不到效果,還容易讓人感到疲憊,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這兩年,身邊很多同學都結婚生子了,有了孩子後的生活是吵鬧而繁瑣的。
然後我發現一個規律,那些幸福感高的人,通常有點“粗線條”。
而那些“嚴謹”的人,則過得累多了。
比如,我有個同學曉曉,她是一個做事仔細,比較愛較真的人。
她經常在群裡抱怨,有了孩子後的生活太累了,家裡那麼多人,沒一個人能幫上忙。
因為對她的情況了解不多,我們都沒說什麼,只能安慰她想開點。
直到最近一次去她家,我才發現她確實活得很累。
丈夫幫忙給孩子包尿布,她說:“你看看,這邊角都沒整理好,
貼的地方也不對,太鬆了!尿布都不會包,還能指望你什麼?”
然後自己上前去重新包。
午飯丈夫做的,她說:
“你怎麼炒的菜不是鹹了,就是淡了,讓人怎麼吃啊?”然後一邊嫌棄一邊吃。
婆婆幫忙給孩子泡奶粉,她站在邊上盯著,水溫、奶粉的量都要自己確認過才行,
還得指導婆婆怎麼搖晃奶瓶,弄得婆婆也小心翼翼。
總之,那天在她家聽到太多諸如此類的嘮叨,難怪她覺得自己累了。
不只是她,生活在那個家庭的每個人,想必都過得很累。
因為過度的嘮叨,會讓一個家庭烏煙瘴氣,永遠處在低氣壓下。
如洪應明在《菜根譚》裡說:
家人有過,不宜暴揚,不宜輕棄……
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範。
很多時候,一些不大不小的事,只要沒有觸犯到原則,
就算做得不標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如何呢?
我想,學會適當放手,停止無休止的嘮叨,才是婚姻幸福,生活舒暢的關鍵。
03
消極作對
台灣一個短片,叫《餐桌上的陌生人》。
影片一開場是這樣的:
一個女子從外面買菜回來,不停在說著今天的經歷,但沒有回應。
本以為她是在自言自語。
突然,一陣急促的鍵盤上響了起來,原來丈夫坐在沙發上,正專注看著電腦。
妻子的話他只當沒聽見,妻子嘆口氣,坐在丈夫旁邊,玩起了手機。
夫妻倆的日常對話是這樣的:
“幫我拿一下遙控器。”
“嗯。”
“那你待會早點睡啊。”
“嗯。”
同處一個屋簷下,他們的對話卻少的可憐。
每次都是妻子先開口。
丈夫的回應永遠都是“嗯”“行”...
兩人的相處狀態,帶著一種令人窒息的沉默和壓抑。
一個台灣短篇,看哭了多少中國家庭。
然後我們才發現,原來現實中這樣的婚姻不在少數。
婚姻中最怕的不是吵架、出軌,而是冷漠,是消極應對。
生活中,很多夫妻相處多年後,會變得“無架可吵”。
尤其是男性,在婚姻進入倦怠期後,很容易變得像短片中的丈夫一樣,
開始拒絕對話,越來越沉默。
但這類消極作對,所傳達的信息既強烈又可怕,它像冷冰冰的疏遠態度、優越感和厭惡感的混合體。
就如魯迅所說,唯沉默是最高級的輕蔑。
它也是婚姻危機的一大關鍵信號。
高爾曼指出,在85%的個案中,丈夫屬於消極作對的一方,他們對妻子的批判採取了這種策略。
並且,一旦消極作對演變成了習慣性的回應方式,將會對婚姻關係,造成嚴重的後果。
有研究表明,在無聲無息的情緒交流中,如果配偶一方閃現輕蔑的表現,
另一方會被檢測到每分鐘心跳比平時增加兩三次。
高爾曼更發現,如果丈夫經常對妻子表示輕蔑,妻子會容易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
例如頻繁感冒、膀胱發炎,或是出現腸胃系統症狀等。
可以說,消極作對,是婚姻關係中最危險的轉折點,是感情惡化的開始。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裡有這樣台詞:
“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
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真的是這樣。
好的婚姻,能讓彼此共同成長。
不好的婚姻,則會把雙方都變成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之前離婚大數據公佈之後,我們才發現,婚姻的最大殺手,
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生活瑣事”。
小編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327:親密關係》說:親密關係之間出現非愛行為,
傷害更深,也就更痛苦。
婚姻中最怕的不是沒有愛了,而是還有愛,但都被異化的溝通方式消耗殆盡,最後落得遍體鱗傷。
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白,一段婚姻能走多遠,和兩人的相處模式息息相關。
學會在生活中不斷思考和調整,找到雙方都覺得舒服的狀態。
如此,方能幸福而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