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夢睡不好是因為「血虛」,教你如何養血,從根本解決身體病灶 觀看數:1407 人
做夢睡不好是因為「血虛」,教你如何養血,從根本解決身體病灶
增加血液,只要11點前睡覺即可
一旦血液生成的能力恢復,之後增加血液的訣竅就非常簡單。晚上11點前睡覺。只是這樣而已。雖然簡單,卻非常重要。
中醫基本的思考方法有「陰陽」的概念。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陰代表靜止,陽則為活動之物。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比喻,有太陽的白天為陽,夜晚則為陰。陰與陽依一定的節奏交替,維持平衡的理想狀態,就代表「健康」。陰與陽在一天之中也會交替。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由現代醫學來看,陰與陽的交替與自律神經的交替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律神經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交感神經代表活動的「陽」,而副交感神經則代表靜止的「陰」。白天活動的時間以交感神經占優勢,到了夜晚安靜的時間,則改由副交感神經占優勢。與中醫的陰陽交替完全一致。
中醫認為子時(夜晚11點至凌晨1點)是身體陰陽交替的時間,在這個時間睡眠非常重要。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在此陰陽交替的時間之後,一點至三點就是血液生成的時間。陰與陽順利交替,身體才能確實製造血液。在這個時間不睡覺,長久之後不但無法製造血液,也無法凈化血液,會成為引發各種疾病的原因。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最新的研究發現,製造血液的機制也有一天的節奏。血清中的鐵含量在一天之中會有變化周期。而且變動幅度相當大。早上含量最多,夜間睡眠時含量最少,上午與夜晚相差達兩倍以上。而且不可思議的,紅血球的數目在上午會增多,下午則會減少。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其中值得注目的是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是血液中的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淋巴球等各種血液細胞的原始細胞,平常位於骨髓里製造著血液。有研究報告指出,這種細胞會受到陽光影響。甚至有學者認為,自律神經傳送陽光的節奏,能使造血幹細胞增加,或製造血球,或周期性地從骨髓循環全身,這顯示它可能與全身的再生有關。
血液的原始細胞或許會配合陽光,與全身機能的年輕化有關。
不睡覺就無法製造血液,也無法增加血液。
而陰陽交替影響著血液的生成。
要活化司令官細胞的功能,單是這些材料還是不夠,需要各種營養素。
由經驗得知這個現象的古人,為了讓血液正常製造,所以非常重視睡眠。就如同現代最新醫學發現陽光會操控自律神經,以影響造血系統。這兩個事實非常吻合。
我在接受諮詢之際,會確認所有病人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睡眠時間越短,就寢時間越晚的人,血液不足的「血虛」狀態則越嚴重。
睡眠與血液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不明原因而失眠的人,有不少是貧血所引起的。
良好的血流能帶來良好的睡眠品質,反之,睡眠也能製造血液,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先使腸胃健康,能夠製造血液之後再改善睡眠,以持續增加血液。
首先養成晚上11點以前就寢的習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有關睡眠的常識。
做夢是因為血液不足
即使想要晚上11點以前就寢,但,血液不足的人就是很難睡著。血液不足時,白天感覺倦怠,昏昏欲睡,但到了晚上反而睡不著。
我問病人:晚上常睡不著吧?有相當高比例的人會回答:是的。
想睡卻睡不著。這正是血液不足的特徵。並不是眼睛睜得大大的毫無睡意,而是感覺很疲倦卻睡不著,或是即使睡著也無法熟睡,中途經常醒來。
即使睡著了,第二天早上醒來,身體的疲勞仍然沒有消除,這也是血液不足的人經常發生的現象。本來睡眠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勞,但是早上起床的疲勞感卻沒有消除,這就是「沒有真正睡著」的緣故。
而且,血液不足的人經常做夢。這也是沒有熟睡,睡眠太淺的緣故。如果是愉快的夢還無所謂,但很遺憾的,作的多半是噩夢。實在令人困擾。
中醫的醫學書籍《金櫃要略》中有一句話「魂夜肝隱」。在中醫里,肝臟是貯存著大量血液的器官。「魂」不僅意味著靈魂,若解讀為精神或許更容易理解。用於「在血液之中賦予精神」的表現,可能比較容易傳達其中的意義。
這代表著睡眠時,人類的精神利用血液來療愈疲憊。如果血液不足,精神就無法安定,人會變得很難安穩。結果就會做夢。適度的夢還無所謂,但如果夢太多,精神就難以恢復,而使得狀況更加惡化。
就寢前的完全呼吸可大幅提高睡眠品質
請誇張地深呼吸看看。
有感覺身體發熱嗎?
血液不足的人,因為血流不順而無法有效地運送氧氣,因此,全身呈輕微缺氧狀態。只要做深呼吸,氧氣就能循環全身,細胞的新陳代謝改善後,身體自然變得溫暖。
稍加改善一下深呼吸,便能發揮更大的效果。
中醫有「魄」的概念,認為這是心與體結合而成的。魄就是脈搏,脈搏的節奏與呼吸的節奏是一致的。
呼吸是很不可思議的生理現象,可以有意識地加速或緩慢進行,相對的,即使不知不覺也能夠自然地呼吸。若每次呼吸都必須有意識地進行,是相當辛苦的事。因此,呼吸是有意識與無意識結合而成,不論東方或西方,都認為有助於心理的安定。
瞑想、坐禪、瑜珈,雖然形式不同,都是為了控制呼吸,使精神安定,以解決煩惱,保持情緒穩定,或追求開悟。這一切都要透過呼吸來影響心理。
特別是坐禪,有所謂調身、調息、調心的說法。也就是調整身體、調整呼吸、調整精神的過程。亦即由呼吸結合身心兩方面。借著緩慢的呼吸,使魄的節奏放慢,心情變得穩定。
最新的腦科學領域,也解釋了相同的事實。
關鍵是腦部里的杏仁體。根據一項實驗,破壞猴子的杏仁體,它就會若無其事地接近以前害怕的蛇,由此推測,杏仁體是感覺害怕與壓力的中心。另外,也已了解杏仁體與近年來造成憂鬱症患者人數大增的頭腦機制有關。當人感覺到強烈不安或恐懼時,杏仁體就會過度反應,而使全身大量分泌壓力荷爾蒙。這種狀態如果長期持續,養分就無法送達腦部的神經細胞,可能導致腦部萎縮或慾望降低。
調查杏仁體的腦波,發現與呼吸完全一致。當不安的感覺強烈時,杏仁體的波形與呼吸會同時加速。而且,藉由自己的意志放慢呼吸速度時,杏仁體的腦波也會減緩,同時不安也可緩和下來。
中醫所謂的「魄」與現代醫學中的「杏仁體」,兩者功能幾乎完全相同。
感到不安時,即使想冷靜下來,內心依然充滿了不安,心情無法穩定。但是藉由呼吸,卻能由身體直接影響腦部。
緩慢呼吸時,我建議使用完全呼吸。所謂完全呼吸,是一次呼吸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一般人呼吸時,吸與吐的比例大多為1:1,但完全呼吸則是將比例改成1:2。也就是吸一吐二。瑜珈或坐禪在呼吸時,也經常以1:2的比例來進行。
大略估計,吸氣四秒鐘,吐氣八秒鐘。吸氣的時候,主宰活動的交感神經處於優勢;吐氣時,主宰放鬆的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大概因為這個原因,吐氣的時間較長。
【完全呼吸法】
1、將氣吐盡。
2、由鼻子吸氣依序完成腹式呼吸及胸式呼吸(藉由吸氣將肚子填滿空氣,再讓胸部填滿空氣)。
3、屏住呼吸,臀部夾緊。
4、由口吐氣(使用吸氣雙倍的時間,如肚皮貼後背般將氣吐盡)。
5、反覆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