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老伴逝世後,餘生一個人過好,還是找個老伴好?這3個60歲的女人告訴你
|
|||||||||||||||||||||
衰老是每個人都必定會經歷的階段,無法避免。在一些家庭中,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隨著夫妻雙方年齡的增大,一方突然與世長辭,剩下的那位,就只能一個人接著過日子了。而這個年齡段,兒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沒辦法和老人繼續生活在一起,可能有的兒女會選擇把孤單的老人接到家裡一起住,問題是,老人沒什麼事情可做,交際圈也比較窄,又沒了老伴,難免會覺得孤獨冷清。
都說 」少來夫妻老來伴「,一對伴侶能從年輕走到年老,這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 可是人到老年,都會遭遇各種不幸,不管是誰先走,不管是誰留下,這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而老伴去世後,老人還應不應該重新找伴侶結婚呢? 我們採訪了3個60多歲的女人,希望能對你有些啟發: 1,吳大姐: 我的丈夫在我三十歲的時候就因為車禍走了,這麼些年,為了孩子,我一直都沒有再嫁。
期間也有人給我說過媒,也有人給我介紹過對象,可是孩子感情上接受不了,我也只能把這個想法藏著了心裡。 也不知道怎麼,就一下子晃到了六十好幾,現在兒子,也成了家,在城裡還買了房,老家裡就只剩下一個我了,有時候一個人睡在這空蕩蕩的房間裡,我就覺得這生活很煎熬,反正孩子也養大了,反正該走得路也走完了。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認識了老李,也是一個中年喪偶的老頭,一個人待著也是無聊的很。 於是我們走到了一起,我們就像倆個互相取暖的人,我們都把彼此看成了生命中的稻草。 他為我砍柴,我為他做飯,他為我擔水,我為他洗衣。
這樣的生活其實挺好的,可是在我們彼此的兒女們知道以後,他們卻生生的把我們拆散了。 說我們不害臊,說我們不為他們著想,說大家都在說閒話。 最後,我和老李都被孩子接到了不同的城市,也慢慢斷了聯繫,我記得老李最後跟我說的一句話:」得,認命吧,這一輩子光為孩子們活了,都快忘記我們自己了!「 現在老李也走了,我的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我現在偶爾也在想,要是當初我們為自己活一次,最後的結果會是怎麼樣呢?
2,張大姐: 她老伴是病逝的,生病那幾年,張大姐一直伺候著,從來沒有離過身。 在她老伴臨終前,有這麼一句遺言說: 」你還年輕,以後能嫁就嫁了吧,一個人待著也難受!「 當著父親的面,兒女們都點頭答應了,而張大姐卻是淚如雨下,怎麼也捨不得丈夫先走。 老頭走後三年,她的一雙兒女就商量著給她介紹一個老伴,他們沒有任何意見,只要張大姐看中就行。
甚至兒女還表了態,以後一定會把那個男人當成親爸,走的時候他們也會親自送。 可是越聽這話,張大姐越想起丈夫的好來,於是她提了一個要求,說道:」也別拾掇著讓我再嫁了,我現在年紀也大了,就讓我回到老家,種種地,養養花,閑著的時候給你們爸的墳地上撿撿草就好了!「 最後,張大姐果然沒有再嫁,直到她也病的不能動彈的時候,她也一直惦記著丈夫的好。
3,李大姐: 我和她們情況不一樣,我四十四歲的時候,唯一的兒子就出車禍先走了,我和老頭也認命了,說好了兩個人就這麼慢慢到白頭。 可是沒有想到我剛過了五十歲,老頭突然生了一場重病,不過一個月也撒手人寰。 老頭走的那天,我哭了很久,我恨老天爺對我不公平,帶走了我的孩子,最後連我最後一個依靠也要帶走,我也恨老頭,說好了白頭偕老,最後卻還是留我孤獨一人。
大概有三四年的時間我都沒有從這份悲傷之中走出來,直到我遇見了同樣孤獨的老劉,我們決定組合一個家庭的時候,我這才又重新對於生活充滿了希望。 一開始他對我也不錯,吃的,穿的,都是他在供給。 可是沒過兩年,當我發現這老劉居然有酒後家暴的嫌疑的時候,我果斷的選擇了分手。 現在我一個人住在農村老屋裡,養了幾隻雞,養了幾隻鴨,滿院子裡還種著各式水果樹,倒也不覺得寂寞。 以後怎麼樣,我也已經不在乎了,去世後是不是有人來收屍也沒有什麼好壞。
人生嘛,就是這樣子,一個人來,一個人走,一個人赤條條無牽掛! 一項關於老年人心理的調查表明,那些感受到更多關懷與陪伴的老人,普遍身心更健康,疾病也更少。具體的調查過程如下,研究人員向當地社區發放了三百份問卷,問題包括,老人目前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過日子?身體健康狀況和生活滿意度如何? 結果發現,老人是否處於獨居狀態對於生活滿意度和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程度很大。也就是說,當老人有伴時,會感知到更多幸福感,身體也會更加健康。
心理學家指出,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陪伴能夠減少孤獨感,以及對老年後期生活的恐懼感。並且,被關懷和被愛是我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當這些需求被滿足了,我們才會體驗到更好的生命品質,產生較好的情緒,用更積極的心態迎接生活,並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因此,作為子女,我們可以鼓勵老年人去尋找老伴,這不僅能夠滿足老人的基本心理需求,還可以顯著提高其生活滿意度,讓老年人的心情變得更好。即使沒有遇到合適的老伴,也可以鼓勵老年人多出門活動,可以通過跳廣場舞、聊天等方式,多交一些朋友,減少老年人的孤獨感。
有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研究:他將養老院的老年人隨機分為兩組。並且在老人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告訴養老院的護理人員參與到實驗中來。一組為老人安排好各種事情,比如用哪種床單、吃什麼午飯,都是護理人員早已準備好了的,直接安排給老人。 而另一組,則會在安排之前先詢問老人,想要藍色還是條紋的床單,午飯從菜單裡選出幾種等,給這些老人增加了選擇的權利。兩個月之後,實驗者去調查這兩組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生活滿意度等指標。驚奇的發現,第二組的老人具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身體狀況也比第一組更好。因此,實驗者得出結論,當老人能夠自己選擇時,會增加對生活的控制感,提高滿意度。
所以,當老年人有了老伴之後,會讓其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是可以控制的,生活還是自己的,而不需要一直依附著兒女被動的生活。這種由於老伴帶來的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感,能夠使他們感到幸福、滿意。因此,我們應該鼓勵老人找一個老伴。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29559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