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長泡,暗藏6種致命疾病,做對5件事清火排毒
|
|||||||||||||||||||||
嘴上起泡,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最惱人的是吃飯喝水不方便,鑽心的疼還影響美觀。 大部分人認為嘴上長泡是小問題,但是其中可能會出現過敏、感染、疲勞或缺乏維生素等問題。 嘴上長泡,其實是身體在「排毒」? 很多人都認為嘴上長泡是上火了,其實不然,嘴上長泡也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毒素長出來可能就把身體裡面有毒物質排出體外了。 所以,直接在長泡的地方用藥就可以了。
嘴角長泡是「病」不是「火」,可能「暗藏」6大疾病風險! 1、皰疹病毒感染 其實多數人的嘴上長泡都是病毒感染(HSV)引起的,主要表現就是常在嘴角附近出現一堆的小水皰,且容易反覆發作,通常可在2周內自愈。 醫學生稱「復發性皰疹性口炎」,又因為愛長在嘴巴周圍,所以又叫做「唇皰疹」。 發病原因主要是環境和生理因素: 日曬、下雨; 吃辛辣食物; 月經周期、壓力、疲勞和發燒。 2、免疫力低下 有些人唇皰疹的發病率可能為一年兩次,而有的人可能每個月都會有唇皰疹的症狀。
當你出現嘴邊長泡,或者口腔潰瘍、感冒、鼻炎等問題,並且都是經常反覆,老不好時就要留心免疫力的問題了。 3、濕氣重 夏天人們往往喜歡食用一些冰涼的食物,或者是口味非常重的食物導致飲食不調,或者是因為食用的食物不幹凈等容易導致飲食不潔。 進而出現嘴角長泡,或者是口腔潰瘍等現象。
另外,壓力大,情緒煩躁,內生心火就會導致血熱,加上飲食不規律的話,傷及脾胃、濕從內生,就容易濕與熱合困脾,引起皮膚出現各種皮疹和水泡了。 4、鵝口瘡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白色斑塊,猶如雪花層層疊疊,多發於頰舌、軟齶及口唇部的粘膜上,嬰幼兒最易受感染。 另外,長期服用抗生素類藥物的老年人也容易得。
5、口腔白斑 是口腔對外界刺激的最直接反應,假牙不合適、經常抽菸、長期風吹日曬都可能導致這種口腔疾病。 多發於唇、舌、牙齦和舌底,早期並無不適感,如果發生糜爛或潰瘍,會有強烈的疼痛感,但如果繼續惡化,斑塊突然快速增大增厚,這時就要特別小心了,可能是癌前病變的信號。 6、地圖舌 舌頭表層陷下去一塊,就像畫了一塊地圖一樣。 嘴上長泡的人,這5件事尤其不能做! 切忌手撓 如果是單純起泡,千萬不要撓,不去管他,這種水泡一般10天左右就好了,如果撓破了,引起細菌感染,好得更慢。
避免皮膚接觸 在水泡出現時,儘量避免與其他人皮膚接觸。 因此在唇皰疹完全癒合和消失之前,都要避免和別人密切接觸。 警惕觸摸身體其他部位 觸摸你身體的其他部位時要小心。 避免與別人共用生活用品 當水泡出現時,餐具、毛巾、唇膏、口紅等用品會傳播病毒。 避免手接觸唇皰疹 儘量避免接觸唇皰疹,除非是要塗藥膏。 嘴唇上長泡,這3招能有效緩解! 1、外塗 牙膏:如果嘴唇上火情況不嚴重,這個時候通常會比較癢,患者只需要在每天晚上睡覺前在患處抹一些牙膏,這樣便可以很好起到消炎以及止痛作用了。 冬青葉:治療嘴上長包的情況還可以試試用冬青葉方,具體也是將冬青葉搗爛之後,敷在患處。 蒲公英茶/外塗: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作用,大家可以喝些蒲公英茶,或者取蒲公英搗成汁外敷,也有一定的效果。 蘆薈膠:嘴唇上火起泡的情況比較嚴重的話,這個時候可以塗抹一些天然的蘆薈膠,它具有非常明顯的殺菌作用。 2、熱敷 晚上睡覺前還可以採用熱敷的方法,用熱毛巾敷敷嘴上的泡,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減輕紅腫情況。 3、按摩穴位 內庭穴 滎穴可以說是熱症、上火的剋星。 按摩手法:內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 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 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即人們常說的「虎口」。 按摩手法:由於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做對5件事,可預防嘴起泡 多喝水 在平時生活中養成多喝水的習慣非常重要,因為水是排毒的載體,只有多喝水才可以排除體內的各種垃圾毒素。 清淡飲食 清淡的飲食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治療嘴唇上火等情況,同時還具有預防上火的作用。 少食或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凡煙、酒、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容易使人上火,從而也容易造成你口腔上火而出現牙齦疼痛等症狀。 多攝入去火水果 比如梨、柿子、蘋果、石榴等等一些去火的水果。 補充維生素 在平時生活中除了要注意適量的多喝水之外,還應該多吃些富含有維生素的食物,同時還可以多吃些具有清熱功效的食物,以此來緩解上火的症狀。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852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