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對癌症的無知!
|
|||||||||||||||||||||
我們該如何面對癌症?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巨集博士說過:“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很多年輕人總以為年輕就是資本,殊不知,透支身體、熬夜、吸菸、不健康又缺乏營養的飲食習慣都在拉近他們和癌症的距離。 這可能是每一個被確診癌症的患者都會問的問題。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
而這些輕易流傳的謠言背後,是大眾對癌症的恐懼和焦慮,也源於大眾對癌症的一知半解。 近日,國家癌症中心釋出最新一期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平均每分鐘7人確診患癌,其中肺癌居首。
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提供的《2014年最新研究解析中國腫瘤流行病譜》,如果按照74歲的平均壽命來計算,每個人一生中患惡性腫瘤的機率是22%。 我們該如何面對癌症?這似乎成為了每個人不得不思考的沉重課題。 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 然而,讓人覺得弔詭的是,“談癌色變”的我們,似乎並不害怕癌症。
在不少癌症患者的經歷裡,常常能發現類似的情節:身體已出現輕微疼痛,但因為工作忙沒有在意,當疼到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得了惡性腫瘤。 一般而言,患癌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呈指數式增加。但近年來,癌症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2016年,年僅22歲的魏則西因滑膜肉瘤病逝;2015年,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年僅33歲就離開這個世界……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資料顯示,2000 年到 2013 年間,年輕人癌症病發率從 39.22/10 萬增至70.01/10 萬,資料上升了近80%。 年輕人總以為年輕就是資本,想當然地認為類似癌症這種重疾不會落到自己頭上,還是努力工作、多賺點錢、享受生活比較重要。
殊不知,透支身體、熬夜、吸菸、不健康又缺乏營養的飲食習慣都在拉近他們和癌症的距離。 白紙黑字的診斷讓人恐慌,僥倖心理才能暫時讓人心安。然而,這份短暫的心安很可能帶來疾病的偷偷惡化。
雖然常規的體檢並不包括腫瘤篩查,但如果在常規體檢中發現甲狀腺、乳腺的結節、肝功能異常、血象異常等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做有針對性的癌症篩查,的確能對部分癌症做到及早發現、及早干預。即便真的不幸患癌,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的機率也會更大。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在2017年釋出的《癌症資料調查報告》,在1975年至2013年,近40年間,美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穩步下降,主要原因就在於癌症篩查的普及。美國的癌症篩查指南推薦,50歲以上的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這一舉措得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美國的腸鏡篩查比例從2000年的21%上升到2015年的60%,美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也穩步下降。 德國前衛生部長德烈埃·費舍爾曾說過:“一個世紀來,體檢讓德國人多活了25年。”不想抽到癌症這手“爛牌”,就得勤翻體檢的“牌子”,及早排查重疾。 勤體檢,防癌症。 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巨集博士說過:“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 但因為種種原因,一些患者會放棄現代醫學療法,而寄希望於一些更簡單易行的“旁門左道”,成了各種“治癌傳奇”的謠言滋生土壤。 在生命的晚年,喬布斯因為癌症瘦到脫相。 她選擇了找易經專家改名、喝中藥、背部刺血拔火罐、腹部扎針等“療法”,但病情並沒有好轉。幾個月後,她才開始接受化療,但一切已經太晚了,徐婷最後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演員徐婷患癌後採用中醫療法,耽誤了治療。 患癌民眾需要制度性保障 新的治療方法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已在臨床使用的有標靶治療、光動力療法等。但對於部分晚期或罕見的癌症,目前並無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採取姑息治療,以緩解患者的痛苦,延長其生命。 一方面,癌症的治療方法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不少患者不願讓身體和精神承受雙重痛苦。與其“不死也只剩半條命”,還不如“瀟灑走一回”。 另一方面,高昂的治療費用讓不少患者“求生不得”,一套化療動輒近十萬元,一些新型的、更有針對性的療法,費用就更高了。顯然,“拿錢換命”的療法並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經濟重擔,“一人患病、全家返貧”的並不鮮見。 癌症治療的費用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Reference:
文章來源: https://gogonews.cc/article/3697445.html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618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