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分享

 

吃完飯千萬不能立刻刷牙!六大「錯誤刷牙」習慣,蛀牙、中風、心臟病到老甩不掉

 

刷牙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卻對身體健康影響甚深。從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指出,台灣民眾罹患「牙周病」比率超過99.2%,不少研究已發現,「牙周病」與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甚至失智症的潛在關連,顯然口腔保健不單只

 


刷牙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卻對身體健康影響甚深。從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指出,台灣民眾罹患「牙周病」比率超過99.2%,不少研究已發現,「牙周病」與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甚至失智症的潛在關連,顯然口腔保健不單只是為了美觀與口氣問題,更是國人需要嚴肅面對的健康危機。那麼,為何明明天天刷牙,牙周病、蛀牙還是跟著來呢?

根據北京大學口腔科主治醫生許桐楷指出,不少民眾對於何時刷牙、如何刷牙其實都有迷思,長期累積下來對口腔健康危害甚大:

錯誤迷思一:刷牙不刷舌頭

舌苔上的細菌會導致蛀牙、牙周炎,細菌代謝物也會造成口臭。刷舌頭時應力道輕,盡量刷到舌頭根部,也可以改用軟毛的刮舌板。

錯誤迷思二:牙齦流血不能刷

牙齦出血是牙齦周圍發炎最常見的症狀,但如果越怕出血而避開刷牙齦,反而會導致發炎更嚴重。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越是出血的地方越應該好好刷牙,消炎之後出血症狀自然就會停止。但若連續刷牙一周還是出血,就應前往牙科進一步治療。

錯誤迷思三:刷牙只刷一分鐘

每顆牙有3面該刷,成人平均28顆牙,就是84顆的牙面需要清潔,但不少人刷牙時間只若在1分鐘至1分半之內,實際上最好要刷滿2分鐘,若改用電動牙刷,刷夠時間才能徹底清潔。

錯誤迷思四:刷牙幅度過大

選擇的牙刷大小也有技巧,牙醫師都會告訴民眾,正確刷牙方式應該是小幅度的水平,一顆牙一顆牙的刷,如果刷牙幅度太大,容易損傷牙齒表面。

錯誤迷思五:用漱口水代替刷牙

漱口水可清除食物殘垢,並有抗菌作用可改善口臭,但漱口水不能去除牙菌斑,也不能抑制牙周致病菌生長。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錯誤迷思六:飯後立刻刷牙

很多人以為飯後刷牙可以刷掉細菌,避免蛀牙和牙菌斑,但其實如果食用了酸性物質的食物或水果(檸檬、葡萄柚、碳酸飲料等)後立刻刷牙,會損傷牙齒表面的牙釉質,應該再30分鐘後再刷牙為妥。

參考資料:

http://www.gzhphb.com/article/76/769348.html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154482/Brushing-teeth-meals-actually-damage-them.html






刷牙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卻對身體健康影響甚深。從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指出,台灣民眾罹患「牙周病」比率超過99.2%,不少研究已發現,「牙周病」與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甚至失智症的潛在關連,顯然口腔保健不單只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熱門推薦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703人都推薦這個。




 





Love分享
 

 

 

 若有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 請瑱 侵權通知書 本站將會刪除或修正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