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後各肌群的伸展方法及肌群強化活動
|
|||||||||||||||||||||
我們常說,跑者具備和自己身體對話的能力,每一次跑步都是與身體數公里的對話,所以跑步後各肌群的伸展及肌群強化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跑步肌肉拉伸的項目有很多,跑友可擇重而行,如四頭肌、三頭肌、髂脛束及跟腱就一定不能放過,尤其是某些拉伸活動可以同時對不同部位肌群產生效果,所以實際所需的時間並不很長。至於其他次要的肌群就可適當的選擇一下。凡是跑者個人在跑步後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就要列入。至於超長距離跑後的拉伸,個人傾向是做足整套,不但對身體的恢復有極大的幫助,且對身體的柔韌度也有好處。
伸展活動可以提高筋肌及關節的柔軟度,於是在進行與其相關的運動時,能得到較大的適應性,但畢竟伸展只是肌肉的離心活動,絕對無法提高肌肉的收縮力量。如果跑者進行的運動強度大於肌肉或韌帶的承受能力,伸展活動做的再多也無濟於事,該出現的症狀仍會如期而至。因此,在不跑步的時間中,做一些可以強化肌肉的活動,尤其是常被忽視的較弱肌群,可以有效減少受傷的機會。 一、各肌群的伸展方法 相同部位肌群的拉伸方法通常會有好幾種,個人偏向以最簡易的方式,不依賴器材,選擇能輕易完成的。 1、小腿三頭肌:
小腿三頭肌包含腓腸肌及比目魚肌兩部分,其中腓腸肌上端越膝關節與股骨下端相連,而比目魚肌是與腓骨相連,兩肌的下端會合與跟腱相接,因此拉伸的方法各有不同。
2、腓腸肌
面向牆壁或立柱站立。左腿在後並繃直,右腿在前,成弓箭步。雙手向前平伸扶住固定物。保持兩腿腳後跟貼緊地面,腳面平行朝前,向前向下移動身體重心,感覺左小腿後膕腡到跟腱部位都繃緊,維持15秒。
3、比目魚肌
面向牆壁或立柱站立,左腿在後並半屈膝,右腿在前亦高位屈膝,雙手屈肘向前扶住固定物。保持左腿腳後跟貼緊地面,身體重心放在左腿上並下壓,感覺左小腿後跟腱部位繃緊,維持15秒。換右腿繼續。
4、股四頭肌: 股四頭肌在走、跑、跳運動中,皆是至關重要的發力肌,它的股直肌可以提起大腿向前邁,四肌的合力配合臀大肌、膝蓋骨及膝韌帶,可以將上身以小腿為軸向前移,並轉化力量為躍起的動作,其工作不可謂不繁重,正是因為如此,股四頭肌容易疲勞,尤其是耐力的下肢運動後。
左手扶牆或立柱站立。左腿支撐身體,右腿抬起,用右手從身後扳住右腿的腳面,然後挺直身體,右手儘量提拉,使右腳後跟貼近臀部,感覺大腿前面繃緊,維持15秒。換左腿繼續。
5、大腿後肌群(膕繩肌):
大腿後肌群的主要功能是將小腿後屈,在前進的時候利於股四頭肌將下肢向前抬起,因此作用力較小,其強度只有股四頭肌的1/3,不過有些跑友在長時間耐力跑後會出現大腿後肌群酸痛的現象,顯示此肌群比較弱,因而會進行壓腿的伸展動作,伸展或可減少受傷的機率,但強化大腿後肌群才是根本之道。也有不少跑友不習慣舉腿進行壓腿,因為很難將下肢打直舉高,在此情況下,做彎腰壓腿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雙腿伸直,俯下上身,用雙手指尖觸地,儘量屈體及壓迫膝關節,感覺後背和大腿後側繃緊,維持15秒。然後起身,數秒鐘後再做,重複三次。 注意:許多人喜歡長時間練習此動作(類似瑜珈),以致頭部可以完全與雙腿接觸,然而不少病例指出,長時間的彎腰壓迫脊椎骨,是脊椎骨質增生的誘因之一,跑友應小心面對,不要長時間以此方式過度拉伸。 6、髖屈曲肌:
髖屈曲肌主要的功能是抬起大腿向前邁,重要性不言可愈,而長距離跑的末段抬不起大腿就和此肌群有關,但髖屈曲肌也是甚少被跑友重視的肌群,其中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是主要作用肌群,其中的股直肌的拉伸即是四頭肌拉伸,但作用力最強的髂腰肌與縫匠肌的拉伸方法就完全不同。 面向牆壁或立柱站立,左腿在後並繃直、右腿在前,成弓箭步,雙手向前平伸扶住固定物,並令上身保持手臂距離,腳面朝前,然後臀部盡力向直立物體靠近,形成背弓字型,此時髖關節部位呈現緊繃現象,持續15秒,換腿繼續,左右腿輪流進行三次。 7、髖伸展肌: 髖的伸展對身體的前進、起立、跳躍都是至關重要的運動,人體之所以能向前移位,是依賴膝與髖的伸展運動而達成,不少跑友會對膕繩肌進行拉伸,卻忽略了更重要的負責推進的臀大肌,它位於臀部的最淺層,我們說的屁股基本上就是以它最具形象。臀大肌只有在跑、跳、上樓梯及爬山時才會參與工作,換句話說,跑的快跳的高的人,一定有一對很結實的屁股,而有些跑友運動完後屁股肌肉會痛,十之八九就是它的問題。 雙腿相隔60-80cm站立,右腿在前左腿緊接其後,半蹲並下壓,令右下肢屈曲接近水平,雙臂橫舉屈肘與肩齊,左腳跟提起,右足緊貼地面,以右腿為主軸垂直扭轉上身向右,但右腿膝部卻向左下壓,此時右臀部肌肉呈現緊繃狀態,持續15秒,接着上身朝左旋轉,進行左臀大肌拉伸,左右腿輪流進行三次。 8、髖外展肌: 髖外展肌是比較不被跑友熟知的肌群,很少看到跑友進行髖外展肌的拉伸,然而不少膝關節的受傷是間接來自髖外展肌的虛弱,導致髂脛束過緊而引起,跑友熟知的跑步膝正是其一。雖然跑步中,髖的外展度(大腿向外側張開)並不大,但每踏出一步就一定會發生,更值得注意的是,跑步時身體的重心很難落到着地腳一側的髖關節球窩正中心之上,所以需要髖外展及內收肌在大腿兩側去拉牽以取得上身的平衡,施力雖短暫但作用力卻很大,尤其是外側的髖外展肌更是辛苦,因為它得抵抗身子另半邊的離心重力之故。髖的外展主要是靠臀中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輔助肌是臀大肌、梨狀肌。不少跑友運動完後大腿外側會痛,或許就是闊筋膜張肌的問題。另一方面臀大肌與闊筋膜張肌組成的髖三角肌又和髂脛束相連,用於拉牽收縮髂脛束令大腿外展,因此髖外展肌的緊張也直接導致髂脛束的緊張,進一步影響了髂脛束作為膝外側重要的動力穩定結構。 髂脛束緊繃是跑步愛好者們的常見症狀,它可能導致膝蓋外側、臀部及腰骨的疼痛。 通行的方式為扶著牆或者立柱,左腿伸到右腿右側(交叉於膝部)。左臂伸展過頭部,向右側伸。你將感到你的左髖部外側的拉伸,保持15秒,換右腿繼續,左右腿輪流進行三次。 但用站立的方式進行髂脛束拉伸,其效果及執行上都有其不確定性,往往是腰身部位拉伸的較厲害,對下側的髂脛束反而作用力不大,個人更傾向側臥式的拉伸,其效果是極為明顯的。 找一個可以大半身側臥的高約30-80cm平台,臀部坐在平台邊緣(儘量靠邊),側臥,下腿收縮屈膝放於平台上,上方的腿向外伸直並下垂,下垂的越多,髂脛束的拉伸力度越大。如此15秒,左右腿輪流進行三次。 9、髖內收肌: 髖內收肌集中於鼠蹊部位,跑步時會有髖外展的動作,就必然會有內收的動作,髖內收肌和外展肌是相互抗衡以取得穩定重心點的,不過跑步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所需的作用力比外展肌小很多,也屬於不易被煅練的肌群,因此不少跑友會出現鼠蹊位不適的症狀。 跑友們常做的側蹲壓腿即是對髖內收肌的拉伸,跑友也可在舉腿拉伸股後群肌的同時,順便進行側面壓腿的動作,效果相同。 10、脛前肌群: 此肌群主要的功能是令足背屈及趾伸展,其中的脛前肌在足着地到離地的運動過程中會積極收縮,以增大足弓,令足底容易穩貼地面及收到緩震的效果,作用力雖然較小,卻因為不容易得到適當的煅練機會,才格外的柔弱,尤其是新入門的跑友中,脛前痛更是好發群,這也說明脛前肌群需要較長日子的跑步煅練,才能逐漸被強化。 脛前肌群拉伸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坐下,雙手撐地,將雙腿併攏並伸直,足跖屈(足面用力伸直)、趾屈 (趾向下收),施力15秒,重複三次。 11、足底肌腱群: 足底肌群有其特殊性,由於,踝關節足底收縮與內翻的活動範圍,是判定跑者是否容易發生脛前疼痛的重要指標,因此,跑者如果過度伸展踝關節的足底收縮與內翻活動範圍,反而不利下肢運動傷害的預防。事實上,跑友在進行慢跑熱身後,足底肌群已得到適當的拉伸。對於患有較輕的足底筋膜痛的跑者,可以坐在草地或地席上,單腿伸直,彎腰以手扳足趾向後進行拉伸。也有跑友在運動後以單足斜站在直立面上,並施力在足的前端,進行足弓及足趾的肌肉與韌帶的拉伸。 二、肌群強化的活動:(最好能準備一張瑜珈墊,薄的即可) 1、足底肌群: 美國史丹福大學關於跑步傷害的公開課,是一個非常值得細看的。主講人針對跑者常忽略但又問題不斷的肌群提出了一些強化的方法,恰恰是跑友們最需要的知識。 公開課中對足底肌群方面也有好招式來強化,方法是用腳趾抓彈珠練功,很好玩。其目的是增強趾屈肌的力量。這個動作或許會讓人摸不著頭腦,區區幾個腳趾有必要去練它們?難不成我們是用腳趾跑步?是也非也! 足後蹬的力量主要是來自小腿的後肌群、腓骨肌和足底的全部肌群,其中足底的全部肌群就包含踇與趾的屈肌。而如果從足底重力負荷的角度去看,跑步時的最大重力是落在足的大踇趾上(離地的瞬間),大約超過了60%,可見踇與趾屈肌對走或跑跳的重要性,所以強化它們是有道理的,那麼沒事就用腳趾去抓彈珠吧(好無聊的樣子)! 既然用腳趾去抓彈珠可以強化踇與趾屈肌,由此,聯想到單人跳繩,就是用雙腳尖去跳的方式,或許強化踇與趾屈肌的效果會更好,因為跳起來的動力主要是來自小腿後肌群與足底所有肌群,其重力負荷比抓彈珠大多了。而跳的時後若能將各足趾張開,對各趾屈肌的煅練效果也必然更佳,當然對足弓及小腿後肌群也有同樣的功效,一舉多得。 2、脛前肌群: 公開課程中對脛前肌群的強化也有高招,沒事就掂起腳尖走上幾回,可以很有效的強化脛前肌,看起來是很簡單,試了就知道,恐怕走不到五十步,脛前肌群就酸的難以忍受。不過練了兩三周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3、小腿三頭肌: 經常跑步的人,其三頭肌肯定不差,如果跑步完後會出現三頭肌酸痛,那麼日常強化它們就有必要。前面提到的跳繩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你肯定期的用前腳掌跑步煅練,所獲得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4、三頭肌連接的跟腱所產生的問題也不少,針對跟腱的拉伸與強化,是用一隻腳的前半部踩在台階上,手扶住立物,再用小腿三頭肌將身體抬升並保持十多秒(強化),然後將後跟下降至台階平面以下停留十多秒(拉伸),如此反覆。 5、股四頭肌: 股四頭肌在此就不用多說了,方法多的很,深蹲就是最容易的方式之一。 6、大腿後肌群(膕繩肌): 在不依賴器材的狀態下,個人想不出有什麼好辦法強化它,或許小腿上加沙袋,進行後懸小腿的動作是方法之一。 7、髖屈曲肌: 我不知道跑友是否有更好且簡單的強化髖屈曲肌群的方法,由於髖的屈曲主要是依賴髂腰肌、股直肌及縫匠肌,因此坐在椅子上,將膝關節打直的抬腿,並懸空靜止數十秒,就能強化髖屈曲肌群及股四頭肌,如能在小腿上加上一點負荷(如穿上鞋子或帶上沙包),效果會更好。 8、髖伸展肌: 方法同髖屈曲肌群,只是向後抬而已,但得用站姿進行,向後伸膝並抬高下肢,懸停越久,效果越佳。 9、髖外展肌: 公開課程對此有一個非常好的強化方法,基本上和髖外展肌的拉伸方式相同,只是將下肢提高,然後緩慢的放下。如同用腳跟走路一樣,初開始做沒十多下,立刻感到大腿外側酸的不行。 此外,還有其他兩種強化髖部肌肉的方法,都非常簡單。 方法一: 單腿站立在一個矮凳上,另一側腿下垂懸空,如果你的身體是保持放鬆狀態,那麼懸空的腳會下垂低過凳面,此時用髖部肌肉將懸空一側的下肢提升至凳面高,也就是將身軀擺正,過程中,你會感覺到髖骨以垂直方向上下扭動,這個動作需要髖的內外收展肌協同運作,於是達到煅練目的。 方法二: 以扎馬步方式半蹲,然後以臀部為主體的身軀左右來回移動。 10、髖內收肌: 既然外展是向外展開的運動,內收當然是肌肉向內的收縮啦!不過將一側下肢向內移很容易,不需要使大勁,但要煅練它們似乎不那麼簡單。有個變通的方法,也是要側臥,下方的手需彎曲並以手肘將上半身撐高,僅以臀部着地,並將上方的腳放在高約20-40cm的抬面(如沙發或矮凳)上,上側的手掌置於胸前地面,然後用上方大腿的內側肌及上側的手掌力將臀部抬升懸空,此時髖的內收肌會呈現緊張收縮的狀態,旋停數秒後回落,再重複。 還有那些肌肉需要加強呢? 11、後腰肌: 不少跑友在長距離跑步時,後腰肌會出現酸痛的現象,後腰肌在跑步時和前腰肌協同運作上身的擺動,雖然後腰肌參與的份量不是很多,但長時間跑下來,難免力有未逮,只不過甚少跑友會進行後腰肌的強化,煅練更多的是前腰肌,於是產生前後腰肌力量過度不均衡的現象。 後腰肌的煅練十分簡單,將身體趴在地席上,雙手抱頭,挺起上身,懸空十至數十秒,反覆進行即可。煅練一段時間後,還可以左右扭轉上身,強化其他的輔助肌群。 其實,如果可能的話,上肢及前胸的煅練也是有必要的,不過煅練的方法早已廣為人知,不再贅言。但必須提醒跑友,不論是拉伸或強化筋肌,都要循序漸進,超過自身狀態過多的動作未必能帶來好處,反而有可能造成傷害,得不償失。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1618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