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傷身的「六件事」!很多人第一件就中招了!
|
|||||||||||||||||||||
三伏天身體最怕6件事! 1頸椎最怕吹 天氣熱自然很多家庭都長時間開著空調,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 尤其是晚上睡覺時,人體是放鬆的,全身毛孔打開,這時候吹空調導致寒濕氣長驅直入,對我們的健康非常不利,建議睡前一小時左右先把空調打開降低室內溫度,人進入房間入睡時關閉空調,晚上若熱醒可重複一次。實在要吹空調睡覺,則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 2喝水最怕快 由於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 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3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盡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4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清晨,植物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吸收氧氣,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樹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空氣污染物在早晨6點前,燒煤和汽車尾氣排放等產生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各種有害物質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的影響。 5家裡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里,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
由於肉眼很難發現,人們常常疏於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蟎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這些髒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6腸胃最怕涼 夏天冰淇淋、冷飲、冰凍水果,吃起來那叫個爽!但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上述這些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三伏天如何祛濕 外治手法治療 1按足三里穴 對付暑濕,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於運化水濕。取足三里穴,也就是俗稱的「老母雞穴」,握拳輕扣兩百下,以略感酸脹為度,早晚各一次,可以達到調和營衛之氣的作用。 2脾經上的「祛濕方」 暑多挾濕,「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而脾主運濕,所以祛濕的關鍵在於健脾。這是一招不吃藥而健脾祛濕的方法: 如上圖,用手指從三陰交穴處開始順著骨緣推到陰陵泉穴,反覆地推。推過程中去找最痛的點,把它推到不疼了,脾經就通暢了。
每天堅持做不僅健脾利濕,還能減肥美容。 註:若非醫生操作,孕婦慎按三陰交。 3祛濕大穴——承山 承山穴是祛濕大穴。濕氣重的人按承山穴,酸脹痛感會非常明顯。因濕重而常感睏倦時,承山一按就能醒神了。按揉承山幾分鐘,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表示膀胱經上的陽氣被激發,正在排出濕氣。 【取穴】 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方法】 ①如果你的床沿有一定硬度,可以躺在床上,將承山穴剛好放到床沿的位置,來迴轉動小腿,或抬腿自由落下即可敲擊按摩到承山穴。 ②站立,用腳跟敲擊另一側的承山穴。或用按摩錘敲打承山穴。 ③坐姿,採取自信男人的搭腿法,將腳踝搭在膝蓋上,剛好將小腿肚面向自己,用手或牛角按揉承山穴。 註:以上方法任選其一即可,每天5~10分鐘,最佳時段是下午三點到五點。 伏天祛濕,試試這三個小食方 1薏米紅豆粥 薏米、赤小豆適量。材料有薏米、赤小豆,首先將準備好的材料泡上幾個小時,然後放入鍋中用足量的水燒開。讓薏米和赤小豆在鍋里燜半個小時,再開火,燒開后再燜半個小時,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此粥有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2茯苓粥 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 取粳米100克,淘凈,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至武火將水燒沸,水開後轉用文火熬至糜爛,然後加入鹽、生薑粒若干,攪勻即成。長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滲溫、健脾祛濕的功效。 3冬瓜粥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 冬瓜洗凈,帶皮切成小塊,和粳米一起放入砂鍋,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利尿祛濕,同時也是消暑佳品。 三伏天濕度大,最重要的就是要消暑祛濕。 以上的方法,你記住了嗎?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1800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