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之台灣末日】 今天的共產黨,已不是當年的『土共』了。 台灣年輕人,你還剩下多少機會?
|
|||||||||||||||||||||
【中國崛起之台灣末日】 花蓮市區內的天祥晶華,中信(已改為翰品酒店),統帥,王子等飯店,已經被大陸買走。
他自信說「不必給我年度目標,我自己會訂,而且標準會更嚴更高」。 《商業周刊》2010年曾經做過「大陸經理人搶灘台灣」的專題報導,三年下來已有將近3000位大陸人士獲准來台。 台灣人從此必需要面對大陸老闆或主管的事實。 第一次在台灣吃便當的大陸溫州人林峰,以不到6年的時間,成為台灣最大便當連鎖店《悟饕池上飯包》執行長。 德州儀器亞太區總裁程天縱,在2003年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曾說:
專為國際企業提供中高階主管人才仲介的《經緯MGR智庫公司》總經理許書揚指出: 來自青康藏高原,經歷過文革,擁有德國博士學位的劉小稚就曾指出:「我沒有一個成果是平白得到的,因為我是困境下的 survivor ( 生存者 )」因此一年365天,我天天往死裡幹。 同樣從青康藏高原來台灣的王寧回憶說道:每年寒冬,上級都會要求在三個月內,繳交200公斤水肥。
「那麼苦都熬得過來,還有什麼好怕的」? 王寧在台灣衝事業8年,返鄉探親的次數不到5次,建立了台灣最大的養豬事業。 因為樂在競爭,他們都很「敢」,也充滿了把對手「逼到絕路」的狠勁。
多數的台灣人寧可安於現狀,沒有十足把握的更好機會,多半會選擇按兵不動。 悟饕池上飯包33歲執行長林峰直言:台灣六年級後的人真的「像草莓一樣,那麼難栽種,還要養在溫室,太熱不行、太冷會死、太濕又活不成」。
原來台灣的新生代,安逸太久了。 中國的崛起,台灣的末日,我們可曾想過:大家還能再安逸多久 |
![](http://clm02.com/2014-A/FB-YES-B-1-L.jpg)
![]()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1595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