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別讓“語言軟暴力”毀了孩子一生,當爸媽的都該看!
|
||||||||||||
生活中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1.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 大人總是這樣逗孩子:你是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呀?或者你喜歡爺爺還是奶奶呀?孩子不知怎麼回答,很為難的樣子。只要媽媽在場,就說媽媽;只要爸爸在場就說爸爸;或者都愛…… 2.妞妞真乖,奶奶不吃 奶奶給寶貝一個好吃的,然後就開始逗寶貝,說,寶貝,奶奶也想吃,給奶奶吃一口,好不?寶貝遲疑了一下,然後思考,將要把吃的放到奶奶嘴巴裡,而奶奶高興的回應說:寶貝真乖,奶奶不吃,你吃吧。寶貝用懷疑的眼神看著寶貝。 3. 寶寶乖,和小朋友一起玩,好不好? 寶貝開心的拿著自己的玩具跑到小區樓下,有時大人會處於禮貌,對寶貝說,寶貝,我們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好不好?有的孩子會直接說不,有的會遲疑一下,不情願的和小朋友玩,然後大人馬上誇獎說,寶貝真棒呀,學會分享了……可是寶貝的表情卻…… 類似的情景還有很多,不知爸爸媽媽們,看了有什麼想法?孩子被這些“好”、“乖”、“懂事”“聽話”等詞語“綁架”了!如果大人總是不斷的給寶貝以傾向性,你會慢慢發現孩子會討好你或者迎合你,慢慢的已經讓他偏離了自己的成長軌跡。 針對上面的情景,我們依次來看看對孩子的影響吧: 1.在孩子的世界裡,爸爸媽媽都是自己成長的力量,都是重要的,都不可缺少。
而分辨誰好誰不好,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負擔,他不得不去給出一個答案,本來爸爸媽媽同等重要,一旦有區別了,他們的內心就會受到創傷。 2.大人逗孩子給自己吃的,在無意中總是用自己的價值得到孩子的認同,然後去考驗孩子是小氣還是大方,是否可以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真誠被大人愚弄了,或許大人根本沒有這麼想,可是我們卻這麼做著。這種考驗會讓寶貝慢慢覺得大人是不可信的,自己沒有被重視。 3.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他們要去探索,感知,慢慢的分辨出我的,你的,別人的,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他們會捍衛自己的物品。
如果大人懂得孩子的發展規律,就會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維護他的自尊和權益。當她能夠保護自己的權益的時候,她就會尊重別人的權益,才能去分享。這是孩子人格發展的一個過程,父母要給與尊重。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行為,一些無意識的並且久存的方法其實對孩子造成了隱性的傷害。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1509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