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紅不腫,每天腳後跟疼,不能走路跑步,醫生說是這個病 觀看數:1247 人
不紅不腫,每天腳後跟疼,不能走路跑步,醫生說是這個病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健身養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共同話題~
但是很多朋友在運動過後,會出現腳後跟疼痛,並且疼痛持續,這是為什麼呢?
通常,我們可以將腳後跟疼痛的情況,歸為跟痛症。跟痛症常見於中老年人,特別是體重偏高的肥胖人群。主要表現為足跟(腳後跟)底部疼痛,無紅腫,影響行走及運動。
足跟痛
自我診斷
如果您的腳後跟經常發生單側或是雙側疼痛,尤其是清晨醒來時疼痛劇烈(我們稱為晨間痛,休息痛),手按壓有明顯痛感,但看起來並沒有紅腫。剛行走時疼痛明顯,活動開或習慣一段時間後疼痛減輕,走的時間長了又開始疼痛。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我的病友張奶奶就是這樣,每天清晨都感覺腳後跟疼痛,下地的時候,疼的站不穩,走了一會就好些。於是出門買菜,菜市場離得遠,拿著菜,又開始疼,而且疼得更厲害了。周而復始,張奶奶郁悶不已。還有王大爺,之前每天都跑馬拉松,最近也開始足跟痛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買菜路上的爺爺奶奶
在臨床上,跟痛症可以是多種慢性疾病導致的足跟部疼痛,具體有幾個主要的因素:
1.跖(zhí)筋膜炎:
這是跟痛症最常見的病因。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我們吃牛肉時,那些白色的絲,很有韌性的,就是筋膜。
筋膜
當長期不運動,或是過度勞損的時候,就會血脈不通,發生無菌性炎症(就是沒有細菌的炎症),從而產生疼痛。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無菌性炎症還可以發生在韌帶等各種位置。比如上班族感覺後背疼痛,針扎一樣,而且固定在一個部位,是因為長期保持一個不良姿勢,造成局部血脈不通,產生無菌性炎症。筋膜的無菌性炎症,統稱為筋膜炎。
跖筋膜炎
那麼,跖(zhí)筋膜炎,就是發生在腳後跟部分的筋膜的無菌性炎症。
長距離走路時,抬腳踮腳跟,足底的跖筋膜受到反復牽拉刺激,一旦超過本身的承受力,就會誘發炎症,形成筋膜老化、纖維化,一般合並骨刺出現,從而表現出疼痛。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長期暴走,特別是之前沒有鍛煉,突然開始暴走的人群,很容易出現這個情況。
2.跟骨骨刺:
在x光片下,看到長出的小尾巴就是骨刺,所以還是很容易確診的。骨刺並不鋒利,只是骨頭長期磨損退變,受炎症的長期刺激,身體為了修復而產生的骨贅。有一部分人群的跟骨骨刺是沒有感覺的。只有合並其他組織炎症時,才會產生疼痛。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小尾巴就是跟骨骨刺
有一些偏方,說可以把骨刺軟化,磨除,通過醋或是食療就可以,我勸大家不要相信。莫說醋能不能軟化骨頭(吃魚卡刺喝醋本來就是謬論),通過泡腳水的稀釋,再經過皮膚的滲透,能有作用嗎。出現骨刺,更重要的是消除無菌性炎症。如果實在嚴重的,需要手術去除。
3.跟部脂肪墊萎縮:
摸摸我們的腳後跟,不是只有骨頭,還是有軟軟的脂肪,感覺像個墊子,我們稱為跟部脂肪墊。
人體精妙,為了人類可以跑跑跳跳,在足跟部分設計了脂肪墊進行減壓保護。但是當人老了,水分膠原蛋白和彈性流失,就跟臉上長皺紋是因為膠原蛋白流失,腳部也會出現流失。脂肪墊出現萎縮,足跟失去保護,磨損加劇,從而出現疼痛。
這就像摔在墊子上和摔在石子路上,疼痛和傷害是有質的區別的。
4.神經性疼痛:
腳部為支配腳趾,有許多神經,其中有條神經,用來支配小趾展肌,因為位置的關系,有一定幾率進入到跟骨內側結節及骨刺內緣附近,這時候就卡住了。神經受到卡壓,在足部活動,特別是外翻的時候,就會傳遞疼痛感,我們稱為,跖神經卡壓症。
5.跟骨內高壓症:
骨內的壓強是穩定的,如果水腫,就會發生腔內壓力升高。足跟部因為炎症,感染等病因引發了靜脈迴流障礙、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加,就會引發水腫,壓力逐漸升高,壓迫神經引起疼痛。跟骨內高壓症,疼痛通常為外側,內側及跖側,下地或足下垂時由於靜脈迴流困難,疼痛往往加重。早期抬高下肢休息,症狀可減輕。嚴重者需要鑽孔減壓。
總結:跟痛症病友,一般會有多個病因合並作用,因為一種病因會同時刺激區域內的筋膜,韌帶等組織,出現纖維化,骨化,衍生多種病因,使疼痛逐步擴大。
治療方式
1.急性期疼痛明顯者,多休息,避免長時間走路和站立,減少磨損。
2.運動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鞋子。比如跑步有專門跑鞋,這種鞋一般底比較軟,可以減輕局部刺激及對膝蓋的傷害。
3.很多朋友自己選擇墊鞋墊(市面上很多定製鞋墊,不少是為了廣告而廣告,需警惕),通過使足跟負重點前移,有一定緩解腳後跟的疼痛的作用。但是,不宜長期使用(滴水石穿,不恰當使用鞋墊可能會引起足底受力甚至結構的重塑)。
藥物治療
1.非甾體類抗炎藥:消除局部炎症,緩解疼痛。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或外部塗抹藥物。
2.封閉針:根據病情,部分病友可以用封閉針緩解疼痛。封閉針的作用是緩解痙攣疼痛,清除部分炎症因子,特別針對無菌性炎症。只是反復作用一個部位,會帶來危險,如軟骨破壞等。一年使用最多不超過3次,對胃腸道有一定應激刺激。
3.熱療: 舒筋活血,改善局部微循環。
關節鏡手術
假如引起疼痛的原因與骨刺有關,可以到骨科進行骨贅切除,跟骨減壓等。手術是微創的,創口小,恢復快。
關節鏡手術
康復動作
有疼痛症狀的朋友,可以在家多做以下動作,有助於緩解疼痛。
1.拉伸跟腱:手撐牆,前腿弓,後退伸直不要彎曲。腳後跟不要離地,盡量延長拉伸。保持1分鐘。可根據疼痛,適當下壓身體,增強拉伸力度。重復多組。
2.被動拉伸:用毛巾或彈力帶幫助,一腿屈坐,一腿伸直,膝關節不彎曲。腳部直立,用毛巾將足面向身體方向牽拉。維持1分鐘。重復多組。
3.足底筋膜放鬆
腳部踩球,緩慢前後移動,按摩足底筋膜,進行放鬆。
平日預防
1.跟痛者,肥胖的患者居多,所以盡量減重。
2.選擇合適的鞋子,比如穿軟底(偏軟而已,不是非常軟)的鞋子,減少磨損和傷害。
3.有長跑及健身習慣的朋友,運動後要重復拉伸,參考上面的幾個動作,拉伸肌腱。還可以用泡沫軸或小球,舒緩足底筋膜,減少炎症的發生。
4.不要長期劇烈運動,健身需要循序漸進。
5.打籃球的朋友注意了,很多時候運動完痛,一定記得拉伸。
歡迎關注,留言~#清風計劃##你好,春分##公務員年度健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