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他們離鄉背井來到日本實習,卻被騙到福島「除染」,成了核電廠奴隸!
 

觀看數:687 人

他們離鄉背井來到日本實習,卻被騙到福島「除染」,成了核電廠奴隸!

 


他們離鄉背井來到日本實習,卻被騙到福島「除染」,成了核電廠奴隸! 觀看數:687 人

 

到今年3月11日,距日本福島核洩露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整整7年。

這場被稱為繼車諾比之後最嚴重的核災難,7年裡,已造成1.8萬人死亡,上百萬建築被毀,「污染圈」內10萬人背井離鄉,昔日繁華消失殆盡。

看著家園如今破敗不堪,親人飽受傷痛,每個人的內心都如刀絞,9號下午,100多名當地居民發起遊行,他們冒著雨,舉著橫幅,要求「還我家園」。

福島街道已破爛不堪

但災後重建卻談何容易,其中關鍵一步就是淨化工作,把被核輻射污染的土壤,裝進垃圾袋中。

在日本,災難人所皆知。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清理工作由誰來進行呢?

日前曝出,日本一些承包商,竟然採用欺騙,乃至強迫等方式,讓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勞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災後清理工作。

真相,更加讓人震驚、憤慨。

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黑色垃圾袋背後有多少罪惡。

7年前,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外海發生日本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地震,芮氏9.0地震,地震掀起高大40公尺的海嘯,重創福島第一核電廠,導致爐心熔毀及核輻射洩漏,也成為1986年車諾比後最嚴重的核事故!

眾所周知,核能外洩所發出的核能輻射雖然比核子武器的威力和範圍小得多,但同樣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傷亡。

更可怕的是,這種放射性物質會透過呼吸、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輻射,對人體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傷。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2011年3月14日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反應堆爆炸後冒著濃煙。

時至今日,福島縣政府所管轄福島核電站附近的801公頃土地中,70%的土地已經被黑色包裝袋覆蓋,這些黑色袋子裡盛有放射性土壤和其他廢物。

裝有放射性土壤和其他廢物的袋子堆積如山。

不久前,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在福島第一核反應堆燃料殘渣中發現了鈾和其他放射性物質。

研究人員正在進行探測

面對這一結果,科學家們認為:有必要對福島核電站內以及可能在核隔離區之外的燃料殘渣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調查。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並且,福島內的放射性沉降物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比先前預計的時間要長得多。

2017年3月11日,無人機航拍雙葉町小學。

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已有六年,雙葉町因臨近事故發生的福島第一核電站,至今輻射含量仍較高,因而被認定為「難以回歸」的區域。

至今打撈出的很多海洋生物,因為長期生活在這種飽含毒素的水質中,全身潰爛,淒慘至極。

受到輻射的海洋類動物

面對這樣一片被核輻射污染的地區,面對民眾「還我家園」呼聲的日益高漲,核輻射洩露後的清理工作迫在眉睫。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然而,由於這場核輻射在日本家喻戶曉,沒有日本人願意從事除染工作,於是有的日本公司,乾脆把主意打到了外國人的身上……

這不,近日,就一位來自越南的實習生向日本媒體透露:我正在被迫從事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核污染清除工作。

據日媒的報導,日本曾以「研修生」名義引進越南外勞,與他們簽訂工作內容為「建築機械、拆除、土木」的合約,之後,卻將其中一些人偷偷送到福島,協助清理第一核電廠周圍核垃圾,這名越南實習生就是其中一員。

他本以為研修過後會謀的一份體面的工作,不料,在結束了為期1個月的研修後,卻被迫參加了幾十次在福島地區的除染工作。

那會,他的工作主要是用鏟子將溝渠裡的廢泥去除,或在一些民宅周圍除草。

每當工作時,他們總能看到一些日本的工作人員拿著輻射檢測器在周圍測試,每當器材發出警報聲時,都能聽到對方大呼危險。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看到這樣惡劣的工作環境,他的心裡也開始打鼓:難不成,這是個輻射很強的地區?

「研修生」們進行除污工作

於是,越南實習生向日方公司表示:我不願再去這個地方工作了。

看著好不容易運送過來的除染人員,公司怎會輕易放棄他,於是,他們嚴厲地「訓斥」了實習生後,就打發他繼續去工作了。

看著自己的訴求不被滿足,他也想過一走了之,可自己從越南到日本的費用大多是從銀行借的,要是回越南工作,得至少10年才能還清這筆債務,為了儘早還清,只能「咬緊牙關幹下去」。

如今,雖然穿著厚厚的防輻射服,他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被輻射感染,追悔莫及的他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去日本,是看到海報上寫「每月酬勞15萬日元(約台幣4.1萬)」 ,那是他在越南月薪的五倍。

這名越南研修生這樣告訴記者:「如果知道工作地點是福島,我絕對不會答應去,那裡的工作環境令我充滿恐懼。」 

早知道是去這麼個地方,對方開再高的的薪酬,也不會拿命去換錢啊!

誰也不願意拿命去換錢啊!

聽聞這一消息後,日本保護外勞的團體「全國統一勞動組合」迅速介入調查,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跳!

調查結果發現,位於岩手縣的一家建築公司,利用當局「外國技術研修生」制度,從越南引進勞工,再將這些人調派到福島,進行核垃圾的處理工作。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災難清理的被污染的土壤、葉子和垃圾被放入大黑塑膠袋中棄置在海邊。

原本為「發展中國家培養人才」的制度,就這樣變成了矇騙外國勞動力的制度。

消息一出,日本民眾紛紛炸了!他們搞不懂,連本國人都不願踏足的地方,憑什麼騙一群外國人冒著生命危險前來除污。

這種公司應當受到懲罰,類似技術培訓早該停止了!

簡直太糟糕了!

簡直就是恥辱!

而類似的吸納勞動力的制度,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

他們往往以較高的月薪作為誘餌,吸引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

2017年2月13日,日本一檔電視節目,就曾披露了日本雇主欺壓中國研修生的畫面和事實。

研修生滿是傷疤的雙手

統一收存護照、不得私自外出、沒收手機、安裝攝像頭等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比比皆是,剋扣工資,壓榨剝削那就更不用說了。

他們連工作時間內上幾次廁所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除此之外,日本某些公司早就開始利用申請「難民身份」這一流程,變相欺瞞別國人員從事除染工作了。

2014年底-2015年初,兩名孟加拉國籍男子在進行難民申請時,看到了這樣一則招聘啟事:「來福島除染可以延長簽證」。

由於廣告上特意標註了「低輻射」,兩人想都沒想就填了表,畢竟,對於尋求政治避難的在日外國人來說,他們的難民身份獲批前,每次只能獲得為期半年的簽證。

背井離鄉,對於能否獲准留在日本,他們始終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連生計都成了問題,因此,他們願意抓住「每一根稻草」。

正是由於抓住了這群人的心理,日本公司以簽證作為誘惑,將他們派到福島縣從事核輻射污染清除工作。

福島工作招聘廣告:月收入31.5萬日元(約台幣8.6萬元),廣告上特意標註「低輻射,可長期工作」

image: //cdn.clm02.com/ezvivi.com/290272/290272_19.jpg

到了福島後,他們看到現場大約有20多人在工作,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包括印度人、斯裡蘭卡人、孟加拉國人……他們大都想獲取難民身份。

由於聽不懂日語,即便在來福島前也接受了一些有關輻射的知識講解,但對當地的輻射情況,他們壓根沒多少了解。

每天,他們的工作就是戴著口罩和手套、從早到晚用鐵鍬清理污染土。

日本福島縣飯館村,路邊堆放的裝污染物的黑色塑膠袋

本以為苦日子很快就到頭了,沒想到,當他們幹完活,以「我們幹了除染工作」為由去仙台入國管理局辦理「在留手續」時,工作人員卻露出了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你們在說什麼呢?我完全不明白!」

這時,他們才驚覺上當,反過頭再找那家僱用他們的名古屋建築公司時,位於福島的事務所早已人去樓空……

日本福島地區

看來,在勞動力稀缺的情況下,日本利用外國人不熟悉日本勞動法的弱點,進行「惡性僱用」的這種行為,早已成為普遍狀態。

原來,只要能騙人來從事除染工作就好了,至於騙來的人是生是死,能活多久,他們從來不會考慮。

真相一步步暴露出來。

有人說,是這群人太傻,世界上哪有白吃的午餐?

也有人說,是他們看中了眼前利益,貪小便宜吃大虧。

但我們想說,雖然天災人禍不可避免,雖然窮困潦倒不會輕易戰勝,但每個人生命卻是同樣珍貴和獨一無二的,都有追求平等生存的權利。這些蒙受欺騙的「研修生」、勞工也是人子、人夫、人父,但日本一些公司、商人卻惡意利用他們謀生、追求幸福生活的念頭,轉手將他們送到最危險的境地,推進「深淵」,置他們健康、生命於不顧。

怪不得連在日本東京都會電視台工作的自己人都會發出這樣感嘆:「這種騙局,簡直是日本的恥辱!」

文章來源: http://www.ptt01.cc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他們離鄉背井來到日本實習,卻被騙到福島「除染」,成了核電廠奴隸!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