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傳「檯燈是家電輻射之王」,是真的嗎?一次搞懂手機、X光、基地台、電視、核電廠的輻射真相!
 

觀看數:932 人

輻射好可怕?關鍵是「劑量」一次搞懂手機、X光、微波爐、基地台、電視、核電廠的輻射真相

 


網傳「檯燈是家電輻射之王」,是真的嗎?一次搞懂手機、X光、基地台、電視、核電廠的輻射真相! 觀看數:932 人

 

輻射好可怕?關鍵是「劑量」一次搞懂手機、X光、微波爐、基地台、電視、核電廠的輻射真相
  

  以醫學影像及放射科專業,破解與輻射相關的科學謠言。
  你必須知道的生活輻射知識--
  ◎只要是插電或裝電池的東西都有輻射?
  ◎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吃了容易致癌?
  ◎用手機上網的人容易腦殘?
  ◎什麼是「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
  ◎我家門口有高壓電怎麼辦?
  ◎照X光一定要穿鉛衣嗎?
  ◎輻射劑量可以「吃」嗎?
  ◎磁振造影是用核能做檢查?
  ◎溫泉也有放射性?
  ◎機場的X光檢測機會導致不孕?
  ◎福島核災後,日本進口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01 我書讀得不多,你不要騙我說這個沒輻射。

經常有人問我:「電視有沒有輻射?」「手機有沒有輻射?」「微波爐有沒有輻射?」如果在醫院的話,就會有人問:「核磁共振有沒有輻射?」「超音波有沒有輻射?」其實這個問題的範圍很大,從廣義來說,幾乎全部都有輻射,從狹義來看,也可以說全部都沒有輻射,我們就先來瞭解一下什麼是「輻射」好了。

◎什麼是輻射?
「輻射」(radiation)是一種能量傳遞的形式,一般又稱為「電磁波」, 在物理的分類上,所有會產生電磁波的東西一般都可稱作輻射,所以包括收音機的無線電波、WIFI、電燈、電腦,只要是需要插電或是裝電池的東西通通有輻射,這時候就有人就恍然大悟了:「難怪經常用手機連WIFI上臉書的人罹患腦殘的比例那麼高!」雖然我無法反駁這個事實,但是英國研究顯示腦殘真的跟輻射沒有一丁點關係。

為什麼大家那麼關心身邊的東西有沒有輻射呢?因為一般人聽到「輻射」,立刻會聯想到的不外乎就是「畸形兒」、「癌症」、「原子彈爆炸」之類的東西,很容易建立起一種虛妄的三段論證:輻射對人體不好→這東西有輻射→所以這東西對人體不好。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但是,事實到底又如何?

先不管低劑量輻射對人體到底有多少影響,你聽過「非游離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嗎?我們常在報章媒體上看到的、已知可能會為害人體的輻射,稱為「游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例如:X射線、阿伐射線(α 射線)、貝他射線(β 射線)、加馬射線(γ 射線)和各式各樣沒聽過的射線。所謂的「游離」,是指高能量電磁輻射穿透人體時,從人體內的原子中擠出電子,這時你身上的原子就不穩定啦,接著就可能會產生一些像是DNA斷裂的生物效應。大家都知道DNA是一種成對的雙股螺旋鏈,如果只斷了一條,身體可以很輕鬆地修補回來,但如果成對的兩端同時斷裂,細胞就沒辦法正常複製,然後可能會自殺、變態,或是成為癌細胞這個壞小子,讓民眾聞之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02 輻射劑量是什麼?可以吃嗎?
大家很怕輻射,主要是認為被輻射照到會得癌症、會死,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很可怕的東西我們好像都不太關心,像是喝水也會死、吸氧氣會死、吃餅也會死……咦?真的會死嗎?很少聽過有人喝水、呼吸、吃餅致死的啊!是啊,因為我偷偷把「過量」兩個字給藏起來了。


◎關鍵在「劑量」
每次有人問我:「輻射是不是很可怕?」我都會說:「關鍵在『劑量』。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當然這東西也不是我發明的,大約在十六世紀,瑞士醫師巴拉賽爾士(Paracelsus)就曾經說過:「所有的物質都是毒物,沒有一種不是毒物。只要劑量正確,就可以把毒物變成仙丹。」

雖然我強烈認為這是當時為了宣傳效果所發明的廣告台詞,不過就現代毒物科學的觀念而言,卻是一致的,換言之,「○○○吃了會不會中毒」通常取決於劑量,重點是你吃了多少,有了這個概念,對於輻射劑量的理解就通體舒暢了!

所謂「劑量」的概念其實是來自於藥理學。在藥理 學裡,「劑量」的單位就是重量單位(例如:毫克、微克),給你多少的劑量就代表給你多少重量的藥物。一 般來說,藥物劑量給定的標準和年齡、體質有關,在藥 理學裡的「劑量」是指「給了多少」。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輻射劑量的內涵 恰好相反,並不是指客體給了多少,而是指主體「吃了 多少」。舉例來說,今天你去麥當勞買了一份六塊麥克雞塊,因為小鳥胃吃了四塊就吃不下了,剩下兩塊只好 資源回收,拿去照顧豬仔發育。在這種情況下,以藥理學的角度,劑量為六塊,但是以輻射劑量學的角度卻是四塊。

輻射劑量的單位有一大堆,而且都是古人的名字,一般人經常有看沒有懂,以前在醫院工作的時候,常有病人打電話來問:「我那天做了某某某檢查,劑量是多少?」雖然只要有足夠的資訊,我當然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一個劑量的數字,但是很懷疑沒有讀過輻射劑量知識的民眾要如何解讀這些數字。

事實上輻射劑量的表示方式有很多種,依照不同場合、配合不同需求,我們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即使是科班生,能夠完全清楚搞懂的人也是令人讚嘆的!

那我們就從基礎的開始吧!最基本的「劑量」稱為「吸 收劑量」(absorbed dose),就像剛剛提到的,輻射劑量 學裡的劑量是指「吃了多少」,所以劑量當然是「吸收 劑量」,1 戈雷(Gy) =1焦耳(J)/公斤(kg),就 是每公斤物質因游離輻射照射所吸收的能量。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不同類別的放射線對於細胞的傷害程度也不同,一般來說,我們將X射線、γ射線、電子輻射訂為1,其他種類的放射線則是其倍數,好比說質子是5、α射線是20等。而「有效劑量」則是將等價劑量乘上組織加權因數(tissue weighting factor)的量值(單位還是西弗),因為不同組織對放射線的敏感程度不同,概念上如果我們把全身的組織當成一塊大餅,總和的敏感加權因數是1,那麼性腺這種充滿原生細胞的器官的加權因數比較大是0.2,紅骨髓或肺臟較不敏感是0.12,甲狀腺又再差一點是0.05。

輻射劑量的概念,主要是讓我們容易從數值中理解放射線對生物體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用儀器測量,但是在實務上,評估低劑量輻射的風險是非常困難的,截至今天為止,學界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幸好我們都知道低於100毫西弗的劑量對人體並無明顯危害,所以雖然沒有定論,我們還是可以十分安心的生活著,不必為了幾乎不存在的風險寢食難安。

18 微波爐煮過的東西有沒有輻射殘留?

我在國防醫學院當兵的時候,擔任的是傳令兼駕駛兵,我們的部分功能就是要讓外賓們爽——我是說精神舒爽,所以當然就有一個專門用來泡咖啡、泡茶的小廚房,當然,小廚房就必須有一台可以加熱食物的微波爐。有一次我在傳令室值班的時候,長官忽然很神祕地問我:「你站在這裡不怕嗎?」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他又接著說:「後面就是一台微波爐啊!」我頓時茅塞頓開,原來是長官體恤小兵長時間曝露在輻射當中,可能會造成日後家庭不幸福或是過於幸福(因為聽說被輻射照過的東西都會變大)。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我笑著說:「微波爐的電磁波不會怎樣,而且距離又那麼遠。」

◎微波爐是直接從食物內部加熱的
微波爐的原理,是在短時間內發射連續震盪的低頻電磁波(也就是微波),讓磁場內的水、脂質、蛋白質之類的極性分子來回碰撞而摩擦生熱,所以和傳統我們用火烤、水煮之類的加熱方式相比,微波爐是直接從食物內部加熱的。你去買一台微波爐,它的外門通常會寫著:「不要直視微波爐,保持適當距離。」

這基本上是對的,但是很多人看到這個警示標語就開始腦補空想了:「不要直視微波爐的原因一定是因為那個燈有輻射。」嗯,是有輻射沒錯,如果你硬要說可見光也是電磁輻射,也可以算你得分,但是微波爐的燈真的就只是普通的燈!不要直視微波爐和燈一點關係也沒有!燈只是提醒你這台微波爐正在工作而已,根本沒有任何其他的意義。就像前面所說的,微波爐會讓「水、脂質、蛋白質之類的極性分子來回碰撞而摩擦生熱」,可想而知人體內多的是「水、脂質、蛋白質之類的極性分子」,所以我們擔心的其實是如果微波外洩的情況下,眼睛的水晶體會不會被煮熟,甚至男生的蛋蛋會不會變成水煮蛋?

基於這個擔憂,電磁爐的生產都是有國家標準需求的,根據國內的法規,距離電器外部表面5公分或更遠位置的任意點之微波洩漏量,應不超過每平方公分5 毫瓦。換言之,如果沒有符合這個規定的電磁爐根本就無法上市,可以上市的微波爐,我們至少都可以確保在5公分以外是不需要任何擔心的。除此之外,現在絕大部分的微波爐都有做電磁輻射屏蔽,除了機身是用金屬製成外(所謂的金屬屏蔽效應),門上也有網目屏蔽,而且尺寸通常遠小於微波的波長(12 公分),你想想看,你這一生有看過網目直徑大於12 公分的微波爐嗎?有誰生產這種東西,可是會被嘲笑的啊!

這時候又有人跳出來講了:「雖然整台微波爐包得緊緊的,輻射不會外洩,但是相反的,裡面應該就有滿滿的輻射殘留了吧!」還有人說:「我聽某某營養專家說,微波食品很不健康,微波食品會有輻射殘留。」這次真的要換我崩潰了,這些問題請容我一個一個回答。
 

◎食品本身健不健康更重要
首先,微波爐沒有輻射外洩是因為根本沒有「輻射」可以外洩,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微波爐的「輻射」是屬於低頻的微波,不是游離輻射,而且這種通電產生的微波,關掉電源就消失了;微波爐使用之後,唯一會「殘留」在食物內部的叫做「熱」,你當然也可以說熱是一種輻射,問題是,熱輻射應該不是你所說的那種「輻射」吧!要是微波之後食物不會殘留「熱」,那表示你的微波爐已經壞掉了。

其次,微波食品吃了對健康比較不好?媒體上曾出現過一種說法,他們把泡面的成分列出來,說裡面加了這個又加了那個,都是很不健康的添加物,所以如何如何,問題是我都要吃泡面了,還期待吃了可以養生嗎?「微波食品不健康」這個論點,到底是食品本身不健康,還是微波爐加熱的過程讓它不健康,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啊!一般在超市或超商買的微波專用食品多半是半成品,所以勢必要在裡頭加入一些添加劑,撇開黑心商人加入不該加的東西之外,如果都是按照法規合理加入的東西,基本上沒有什麼危害人體的疑慮,頂多就是營養不均衡罷了。

總之,大家就安心使用微波爐吧!現在市面上賣的微波爐都是非常安全的,一般來說,半公尺以上的距離就沒有任何安全之虞了(雖然我覺得連半公尺都太遠),只要不過度加熱、不要包裝沒打開就拿進去加熱、不要把金屬拿進去加熱、不要加熱到微波爐爆炸,基本上它都是很安全的,如果你還是非常憂心、不信任微波爐製造商的良心,那還不如現在就把微波爐拿去退貨,或是每次使用時躲到100 公尺外的鐵桶裡,還有—記得把蓋子蓋起來。

---

自序

我是醫學物理師

  大家好,打給厚,胎嘎猴,我是部落客「周魚民的老闆」!

  好啦,我本名叫做廖彥朋,是台北長大的孩子,也是醫學物理師,通常大家都叫我「物理師」。有時候遇到不太瞭解醫院生態的人,分不清醫院裡穿白袍的人有什麼差別,可能會叫我「廖醫師」。這時候我絕對會否認到底,我可沒遭受七年的拉丁文虐待,讓我的物理能力變成殘廢啊!

  「你不是醫師喔,那你在哪一科工作?」我說:「放射科。」他們可能會興奮地說:「啊!我知道,照電光的嘛!有有有,我上禮拜才照過。」

  噗噗!我不是放射師,放射師是操作醫用游離輻射儀器的專家,主要負責拍攝可供診斷用的透視影像。醫學物理師主要是負責放射線儀器的品質保證,在放射治療部門工作的物理師還要負責設計治療計畫。

  「治療?那你是復健科了囉,物理治療師我知道,按摩的嘛!」噗噗!不是物理治療師啦,而且物理治療師也不是按摩師啦!通常這時候大家就會開始意識模糊,逐漸聽不進我說的話了。不過,別說一般人沒聽過醫學物理師,連我擔任放射科醫師多年的好朋友,也說在認識我之前從沒聽過醫學物理師,不知道我們在幹嘛?連同行都不知道你是誰!我想對專業人員來說,最悲慘的遭遇莫過於此 。

  遙想物理學家侖琴博士(Dr. Roentgen)發現了X光之後,隔年X光就被應用在醫學,從此「醫學」和「物理」的結合就成了「醫學物理」,爾後包括超音波、磁振造影、核子醫學、直線加速器、質子加速器等尖端醫學診療儀器的發展,讓醫學物理學逐漸從實驗室邁向臨床,原本只是在空閒時間用物理知識協助醫院解決問題的物理學家(physicist)逐漸演化為專門做臨床工作的醫學物理師(medical physicist),於是醫學物理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專業了。目前在台灣的物理師主要是在放射腫瘤科(也就是放射治療科)以及放射科(也就是放射診斷科)出沒,在國外則還有少數的物理師在核子醫學科工作,不過醫學物理師在醫院基本上是隱藏人物, 平常幾乎不拋頭露面, 但是業務卻與病人的醫療品質息息相關,若要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確保病人在最佳的劑量條件下使用醫用輻射」,因此這是一門利用物理學知識確保醫療品質的行業。

  這幾年因為二○一一年的日本東日本大震災,核能的議題又再度掀起熱潮,在醫院裡被詢問有關於輻射安全的問題的頻率也大幅增高, 在我工作的期間當中,曾經有婦女接受X光檢查之後發現照射的時候懷有身孕,這時候身為準媽媽當然是十分的焦急,想知道這個檢查對小孩有多少影響,結果她問了三個婦產科醫師,一位說:「應該人工流產。」,一位說:「劑量很低不會怎麼樣。」,一位說:「不知道,你自己決定。」,基本上這三位醫師的答案囊括了關於這個問題的所有可能性,所以這位準媽媽當然是一頭霧水。此外,福島電廠事故發生後,在我身邊還有口耳相傳的流言說:「有人災後到日本玩,回台灣之後測得輻射超標,醫師建議五年內不要懷孕。」買尬的,這種一聽就破綻百出的東西居然也可以流傳到我所工作的「放射科」裡,可見不僅僅是一般民眾,連醫院裡的醫事人員對放射線都可能只是一知半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叫做「東西掉到地上三秒內撿起來還可以吃」的傳說,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即便是經常清掃的地板依然充滿著灰塵、各式細菌、黴菌與微型動物,想到這裡,我們直覺上都會認為吃掉落在地面的食物的確可能有極大的生病風險,然而如果你有實際做過的經驗,你會發現似乎沒有那麼嚴重。我在這邊當然不是要鼓勵大家看到東西掉到地上就要衝過去搶來吃,但是從我們生活經驗中可以發現,很多「想像中」很恐怖的事情,往往就結果而言並沒有那麼嚴重,輻射也是如此的。在輻射的領域裡面,我們最在意的東西叫做「劑量」,劑量將決定一個曝露事件對人體「會不會產生影響?」、「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影響會有多嚴重?」等幾種不同層次的問題,所以每當有新聞事件或是重大輻射研究報告出來時,我們的一個關心的就是「劑量」。有時候我們常看媒體的話,可能會聽過「西弗」(Sv)或「毫西弗」(mSv)這種劑量單位,但是這些單位、數量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對於非本科生而言可能也是莫名其妙,因此為了解決大家在生活中對輻射常見的疑惑,這本書誕生了。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大家在無痛的情況下具備好國民應有的基本輻射知識,這樣不論是新聞媒體的報導或是網路上的轉貼文章,我們都能夠以科學的態度與知識閱讀,免於遭受假貨詐欺或斂財,其實這本書所說的「防護」, 是要防止一些亂七八糟的怪異資訊入侵大腦啊!(大笑)

物理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專業了。目前在台灣的物理師主要是在放射腫瘤科(也就是放射治療科)以及放射科(也就是放射診斷科)出沒,在國外則還有少數的物理師在核子醫學科工作,不過醫學物理師在醫院基本上是隱藏人物, 平常幾乎不拋頭露面, 但是業務卻與病人的醫療品質息息相關,若要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確保病人在最佳的劑量條件下使用醫用輻射」,因此這是一門利用物理學知識確保醫療品質的行業。

  這幾年因為二○一一年的日本東日本大震災,核能的議題又再度掀起熱潮,在醫院裡被詢問有關於輻射安全的問題的頻率也大幅增高, 在我工作的期間當中,曾經有婦女接受X光檢查之後發現照射的時候懷有身孕,這時候身為準媽媽當然是十分的焦急,想知道這個檢查對小孩有多少影響,結果她問了三個婦產科醫師,一位說:「應該人工流產。」,一位說:「劑量很低不會怎麼樣。」,一位說:「不知道,你自己決定。」,基本上這三位醫師的答案囊括了關於這個問題的所有可能性,所以這位準媽媽當然是一頭霧水。此外,福島電廠事故發生後,在我身邊還有口耳相傳的流言說:「有人災後到日本玩,回台灣之後測得輻射超標,醫師建議五年內不要懷孕。」買尬的,這種一聽就破綻百出的東西居然也可以流傳到我所工作的「放射科」裡,可見不僅僅是一般民眾,連醫院裡的醫事人員對放射線都可能只是一知半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叫做「東西掉到地上三秒內撿起來還可以吃」的傳說,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即便是經常清掃的地板依然充滿著灰塵、各式細菌、黴菌與微型動物,想到這裡,我們直覺上都會認為吃掉落在地面的食物的確可能有極大的生病風險,然而如果你有實際做過的經驗,你會發現似乎沒有那麼嚴重。我在這邊當然不是要鼓勵大家看到東西掉到地上就要衝過去搶來吃,但是從我們生活經驗中可以發現,很多「想像中」很恐怖的事情,往往就結果而言並沒有那麼嚴重,輻射也是如此的。在輻射的領域裡面,我們最在意的東西叫做「劑量」,劑量將決定一個曝露事件對人體「會不會產生影響?」、「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影響會有多嚴重?」等幾種不同層次的問題,所以每當有新聞事件或是重大輻射研究報告出來時,我們的一個關心的就是「劑量」。有時候我們常看媒體的話,可能會聽過「西弗」(Sv)或「毫西弗」(mSv)這種劑量單位,但是這些單位、數量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對於非本科生而言可能也是莫名其妙,因此為了解決大家在生活中對輻射常見的疑惑,這本書誕生了。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大家在無痛的情況下具備好國民應有的基本輻射知識,這樣不論是新聞媒體的報導或是網路上的轉貼文章,我們都能夠以科學的態度與知識閱讀,免於遭受假貨詐欺或斂財,其實這本書所說的「防護」, 是要防止一些亂七八糟的怪異資訊入侵大腦啊!(大笑)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網傳「檯燈是家電輻射之王」,是真的嗎?一次搞懂手機、X光、基地台、電視、核電廠的輻射真相!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