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分享

 

一半成人正在邁向「糖尿病」!糖尿病的危險信號要知道!不想得病,這5句話要記牢!

 

2017年11月14日,是第11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女性與糖尿病——我們擁有健康未來的權利!據...

 


2017年11月14日,是第11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女性與糖尿病——我們擁有健康未來的權利!

據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1.99億女性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3.13億;糖尿病是全球第九大女性死亡原因,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女性人數達210萬,而處於懷孕階段女性的糖尿病有可能直接影響兩代人,因此加強對這一階段女性糖尿病的篩選尤為關鍵。

我們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據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有50.1%的成年人正處於糖尿病前期,每天都有可能變成新的糖尿病患者。怎麼才能不讓自己成為這一半人?這5句話你最好記住!

一、別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大魚大肉

▲講述人:向紅丁,原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現在人為什麼越容易得糖尿病呢?還是吃出來的!

說到底,中國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來吃大魚大肉。這種吃法讓人沒吃幾天飽飯就變胖,就得糖尿病。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中國人以前是很經餓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始終沒有富裕過,長期的貧困鍛煉了中國人很「抗餓」,一頓飽飯可以兩天挨餓,餓不死。所以活著傳代的人都有這樣的本事,禁得住餓,可以說有「餓不死的基因」。這種基因在貧困時期是一個非常好的基因,沒這種基因就死了,有這種基因才能活下來了。

改革開放后,突然富裕起來了,這種基因還在那在積攢能量,所以沒吃幾天飽飯,他可能就變胖了,血壓就高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高血壓就來了。

所以到富裕階段,這個節約基因就從一個好的基因變成了一個壞的基因了。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是人容易發胖,發胖以後就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就糖尿病。就是這個過程。

所以不管沒有得糖尿病,還是已經得了糖尿病,生活富裕了,還是得吃「窮」一點!

二、沒有哪一種食物是降糖的!

▲講述人:陳偉,北京協和醫院腸外腸內營養科副主任

老實說,沒有哪一種食物是降糖的,所有的食物吃進肚裡,都會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只不過速度快慢而已

因為人體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消化吸收利用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更多的是針對某個人而言,哪個更容易升糖,哪個比較不容易升糖而已。

籠統來講,食物種類攝入越多,它們在腸道中通過時間也會相對複雜,升糖速度相應也比單吃某一種食物更慢些。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所以,一頓飯不要只吃某一種食物,即使是認為是血糖指數較低的食物。葷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細搭配去吃,總熱量不要高,吃夠20樣(包括油鹽醬醋、主食、水果、蔬菜等)。

三、肌肉是天然降糖葯

▲講述人:王隴德,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國2030戰略研究組」首席專家

大家知道人為什麼衰老?人衰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流失。你看老人顫顫巍巍,他肌肉拿不住了,肌纖維是人生下來是多少條,每個人就是多少條,固定了。

然後從三十歲左右開始,如果您不刻意鍛煉肌肉的話,逐年丟失,逐年丟失,丟的速度還很快,到75歲,您的肌肉剩多少?50%,一半沒了。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現在多見的2型糖尿病,就和肌肉消失有關。因為胰島素要發揮降血糖的作用,需要「助手」的幫忙,即胰島素受體,而這個助手存在於肌肉細胞上。

如果你長期不鍛煉,隨著肌肉減少,「助手」的數量減少,降糖的作用就漸漸發揮不出來,血糖就上去了。

所以運動鍛煉,特別是負重鍛煉,是保住肌肉最好的辦法。很多同志一說就會想到健身房,那麼實際上是不是需要一定到健身房去呢?不是,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運動鍛煉。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你看電視的時候,就可以邊走邊看,或者邊跳邊看:

注意,有效體育鍛煉有三方面的要求:

a.頻度,每周至少三次;

b.時間,平均每天要達到半小時以上;

c.強度,心率最好達到(170-年齡)次。

只有達到以上三個要求,有足夠的能量消耗,鍛煉才是有效果的。

四、防治糖尿病記住這個數字歌

▲講述人:仝小林,糖尿病專家、原中國醫學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

糖尿病不是一種孤立的疾病,患者往往有高血壓、血脂紊亂、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等,必須看到代謝綜合征這個整體。

代謝綜合征是一個典型的「不良生活習慣病」,治療必須從改變生活習慣入手。為此我們提出了防治代謝綜合征的數字歌:

一個信念:與肥胖決裂;

兩個要素:不多吃一口,不少走一步;

三個不沾:不吸煙,不飲酒,不熬夜;

四個檢查:定期查體重、血壓、血糖、血脂;

五六個月:減肥不求速成,每月減一兩公斤即可,五六個月就見成效;

七八分飽:飲食上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吃序顛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飽,以素食為主,同時保證營養均衡;進餐時先吃青菜,快飽時再吃些主食、肉類。

五、窮過的人和孕婦,更容易被糖尿病看中

▲講述人:李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內分泌內科副主任

1、窮過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窮人變土豪就很容易得糖尿病,如果從小到大營養狀況都比較好,反而不會容易得糖尿病,因為機體長期習慣了這種營養狀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內分泌內科副主任李焱李焱說。

李焱表示,節儉基因理論有著一定的道理。美國哈佛大學做的一項流行病學的調查,以及北京協和醫院肖新華教授曾經做過的研究都顯示,出生時體重過低的人或過高的人,都更容易患糖尿病。

「胎兒或新生兒時期,能量缺乏之後,造成胰腺功能受損,成年之後的攝入超過了胰腺可能承擔的負荷,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患上二型糖尿病。」因此,小時候窮過的人要保持原來的節儉的習慣,不能因為生活水平好了就暴飲暴食補償以前的損失。

李焱表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沒幾個糖尿病病人,最近幾年患病人數迅速增加。這部分患者恰恰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批人。另一個數據是: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能量攝入約2500卡左右,全球倒數第二,僅次於非洲;到2008年是3200熱卡,變成了全球第二。上世紀80年代的患病率0.8%,現在增長到了10%。

2、孕婦更容易患糖尿病

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99億女性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也是全球第九大女性死亡原因。而與女性密切相關的糖尿病類型——「妊娠期尿病」,其發病率也是日益增高。

妊娠期糖尿病(GDM)一般是在妊娠晚期(孕24~28周)發生的糖耐量異常,隨著分娩的結束,多數患者的血糖可以逐漸恢復正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機率逐年增加。

孕期高血糖會對對母嬰造成許多嚴重不良影響,如增加胎兒畸形、巨大兒(體重≥4千克)、新生兒低血糖以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的發生率,可以增加流產、妊娠併發症(如妊高症、妊娠子癇、羊水過多等)、難產、死產等發生率。

GDM可以造成如此多的不良影響,高危人群應更加警惕它的發生,那麼,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哪些?

1、身體過胖者。若懷孕前體重指數在24以上(體重指數=體重公斤數/身高厘米的平方),應提高警惕。

2、年齡在30歲以上,尤其是35歲以上的孕婦。

3、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甲減、糖耐量異常的病史

4、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級親屬(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時,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明顯增加。

5、孕期的尿常規檢查經常出現空腹尿糖陽性。

6、孕期反覆患外陰陰道念珠菌病(或稱黴菌性陰道炎)。

7、既往懷孕時出現過不明原因的反覆自然流產、胎兒宮內死亡、胎兒畸形等情況。

8、曾分娩體重大於4公斤的胎兒。

9、之前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10、這次懷孕過程中發現胎兒比實際孕周偏大或者出現羊水過多。

11、維生素D缺乏。

糖尿病的危險信號

視物模糊

睡眠不足或者用眼過度都可以導致視物模糊,但是除去這些因素之外,還會有視物模糊,並且越來越重,那可能就是患上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且病程越長出現的機率越高。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複查一次眼底。

尿中泡沫多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小便泡沫多,多是蛋白尿所致,可能預示著腎功能出現了損害。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標誌,糖尿病病人的腎小球硬化常伴有蛋白尿現象。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定期複查尿蛋白。

噁心嘔吐

身體莫名的乏力疲倦,並且伴有噁心、嘔吐,這可能是體內葡萄糖運轉受到阻礙的表現,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引發的酮症酸中毒的情況,尤其是年輕的1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更需要注意。

手腳麻木

糖尿病病程長,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手腳麻木的癥狀出現,這可能預示著出現了一種併發症——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而神經一旦受損,幾乎是無法逆轉的,需要早期重視。

手足發涼

手足發涼,伴有下肢疼痛及間歇性跛行癥狀,則提示很有可能出現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糖尿病容易導致或加速動脈硬化造成合併血管病變,引起動脈狹窄或者堵塞等併發症。一般輕度狹窄的病人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嚴重者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足引起足部壞疽,甚至截肢。

註釋:間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以致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后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臨床上把這種現象叫做間歇性跛行。

血壓變化

高血壓常常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種伴隨疾病,而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會加速我們的心、腦、腎、眼底、大血管等器官的損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時生活中除了重視監測血糖外還要監測血壓。在臨床上還有一部分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表現為頭暈、心慌、眼前發黑,嚴重時出現一過性暈厥,這都需要引起重視,注意體位變化不要太快。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並不是在生活中出現了以上的癥狀就一定意味著併發症的發生,而且雖然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控制不佳的人患併發症的風險要遠高於血糖控制理想的人,可一些患者儘管血糖控制的很理想,但還是出現了併發症,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定期全面的體檢十分必要,應防患於未然。☯

文章來源: https://www.toutiao.com/a6488671317506654734/





2017年11月14日,是第11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女性與糖尿病——我們擁有健康未來的權利!據...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熱門推薦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30109人都推薦這個。




 





Love分享
 

 

 

 若有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 請瑱 侵權通知書 本站將會刪除或修正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