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分享

 

善很柔軟但有力量

 

分享: AddThis Sharing ButtonsShare to Google+Share to WhatsAppShare to WeChatMore AddThis Share option

 


兩千年前,孟子把道德不夠好的人統統稱作禽獸。他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獸的區別究竟有哪些?孟子認爲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失去這些品質,人就不是人了。

惻隱之心,被孟子排在“四心”之首,足見它之于人是何等重要。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三字經》開端的兩句話即爲“人之初,性本善”,其意是想說明,作爲高級動物,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干凈的。至于隨著逐漸長大,人有可能撒謊,有可能作惡,有可能損人利己,那皆因人之心田在塵世里遭遇了滾滾紅塵的污染。

惻隱之心潛藏于人的體內,久而久之,就轉化爲人一種生理與心理上的反應:看見別人流淚,自己的眼圈就潮濕;看見別的生命在受傷流血,自己就肌肉抖顫,心靈抽搐。惻隱之心是人的本能,人的天性。人心不是鐵,不是鋼,更不是頑石,而是一團活著的血肉。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血肉的屬性,決定了人心的敏感性與柔軟性。柔軟的人心才能産生憐憫、同情、愛恨、快樂、沮喪等諸多情緒。其中,憐憫與同情,則是人精神世界里最爲鮮亮的一抹翠綠。有了憐憫之心,有了同情之意,人才能趨向善良,才能忘卻一己之得失,去幫助與救助那些身處困境中的旁人。

當然,人原始意義上的“性本善”,并不等于人在漫漫的一生中,必然踩踏著一條行善之路。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人是脆弱的,經不住外在世界拋來的媚眼。于是極易受引誘、被蠱惑,致使人性之善,宛若日益流失的水土,被漸漸蠶食,被漸漸剝離,被漸漸沖刷,露出了或多或少的惡的端倪。鑒于此,無數的先賢都痛心疾首,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之以諭,諄諄告誡人要以仁義爲立命之根,要以厚德爲立身之本。佛祖教人以善,基督教人以愛,孔孟教人以仁……圣賢們表達的角度盡管各有側重,但主體理念大致相同,那就是:人活著,不單單要考慮自己,還要顧盼別人。在相互的依偎里,在相互的撫摸里,在相互的關愛里,在相互的幫扶里,人才不孤單,不寒冷,不疼痛,不絕望。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關愛別人,也是關愛自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當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人遭遇不幸時,自己若肯伸出援助之手,那麼,輪到自己落難之際,無數只熱手才會紛紛向自己遞來。

人要有善行,更要有善念。善念驅動著善行,善行反哺著善念。有了善念,善行就變成了一種發自肺腑的自覺行動,而不是表演式的做秀。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以善目打量萬物,以善心度量世界,以善舉行走于人間,人才能變得寬厚博大。寬厚的人,博大的人,不但自身的生命有了厚度,其生命的價值亦得到了彰顯。

行善,沒有前提條件,也沒有固定方式。給迷路者指一下路,給饑餓者遞一個饅頭,給遭災的人捐一些被褥,給交不起學費、藥費的人資助一筆錢,甚至,給那些貧賤者以平等尊重的口吻,給那些落魄失意者以鼓勵的微笑等等,都是善行善舉。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善舉卻沒有高下。窮人捐贈的一元錢和富翁施舍的一萬元錢,在功德的意義上,沒有本質的區別。

善是火苗,需要呵護;只有呵護,才能燎原;善是種子,需要播撒;只有播撒,才能發芽,并綠滿原野。一個人的善,可以引導更多人的善;對某一件事情的善待,可以繁衍出更多善事。在表象上,善很柔軟,但其實,它卻最有力量。

一個國家,若只有堅挺的槍炮而無正義,這樣的國家縱然可以讓別國恐懼,卻無法讓別國臣服。一個社會,若只講究利益,而沒有愛的傳播、愛的彌漫,縱然堆滿金山銀山,也只是冰冷的荒原。

三國時期的劉備曾有言:“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善,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積少成多,小善就成了大善。遍地皆善,善就會轉化爲一種土壤,成爲一種氣候,催促更多的善行善德破土而出。





分享: AddThis Sharing ButtonsShare to Google+Share to WhatsAppShare to WeChatMore AddThis Share option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熱門推薦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768人都推薦這個。




 





Love分享
 

 

 

 若有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 請瑱 侵權通知書 本站將會刪除或修正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