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他是唯一將三級片當事業來做的導演,導了半輩子的艷情片,而最打動人的是他鏡頭下的舊香港!
 

觀看數:1500 人

他以黑白攝影在香港揚名,又以情色電影在香港影史留下足跡。

 


他是唯一將三級片當事業來做的導演,導了半輩子的艷情片,而最打動人的是他鏡頭下的舊香港! 觀看數:1500 人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生活還不夠近。」——何藩

有人評價:「他是唯一將三級片當做事業來做的導演。」

他——何藩,華人攝影界的掃地神僧,泰斗級人物,在他長達六十多年的攝影生涯裡,曾獲280餘個國際攝影大獎,享譽中外。

他以黑白攝影在香港揚名,又以情色電影在香港影史留下足跡。

他還是香港首個票房過千萬的三級片導演,張藝謀都對其驚嘆不已。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他不少作品都被世界知名的博物館收藏,而且在2015年還獲得第二屆全球華人攝影大獎頒發的「年度致敬人物獎」。

他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

2015年11月,他最經典的作品《陰影》 (攝於1954年的香港),被拍賣出高達37.5萬港幣的價格。

一個著旗袍的女人站在一堵牆的明暗交接處,低眉凝視,彷彿時空也凝結。

《陰影》寓意著她的青春年華終將逝去,這是每個人無可逃避的宿命——有一點悲劇的意味。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他說:「我的天性是忠實地用攝影去表現自我,抒發我對這個世界的觀感,我的某些理想、某種寄望,都在拍攝的過程中。這種快樂,是金錢買不來的。」

他還說:「用眼睛捕捉的鏡頭只能稱之為照片,用心靈捕捉的鏡頭才是真正的藝術。」

何藩拍攝最多的就是香港的市井百態,他的作品在具有歷史文獻般紀實性的同時,又極富創意與藝術性,香港舊時格調,極耐人尋味……

因為他了解香港的結構、港人的生活:

弄堂裡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燒飯,身旁,小販拎著一串色彩鮮豔的氣球悠然走過;早晨的市場,霧氣與熟食的蒸氣瀰漫四周,賣土豆的小姑娘穿著圍兜,表情凝重……

何藩覺得,最打動人心的東西就藏在市井百態裡。

所以在他的鏡頭下,我們可以看到50、60年代香港人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一個值得去懷念的時代。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而他攝影夢以及舊香港情懷,當然離不開他的生活環境的造就。

1931年,何藩生於上海,年幼的他不愛玩具,卻喜歡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心無旁騖地畫畫。

14歲生日那年,何藩獲得父親贈送的雙鏡反光相機,由此也開啟了他的攝影之路,並且在攝影方面的造詣頗高,年少便贏得了攝影獎項。

如詩如畫般,彷彿一幅畫呈現在眼前。

18歲時,何藩一家移居香港。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一心想當作家的他,因為大量寫作患上了偏頭痛,迫不得已便只好擱筆,所幸把整個自己都丟進了相機裡,香港每個旮旯都開始出現他的身影。

「我本來讀文學,想做作家。也許是太沉迷閱讀和寫作,得了嚴重的頭痛病,必須停止閱讀和寫作,只能以鏡頭代筆了。」——何藩說道

憑著從小對光影的敏感,何藩打破了攝影陳規,捕捉並運用自然光線,形成天然的幾何圖形與線條,來呈現畫面感和戲劇性。

他說:「我覺得影子比物體本身更吸引我,有一種抽象的味道,充滿神秘感。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他將自己在繪畫、名著、音樂上的靈感,全都用在攝影中,拍攝出一張張獨一無二的照片。

「你等待著一個能夠打動你,觸碰你內心的主題出現,無論是一位老人、一個兒童,亦或是一隻狗。」

「這時,當你剛好出現在適當的位置,將主題與背景及其他人物恰如其分地結合在一起,再配合光線變化,此時按下快門便是決定性的瞬間。」

但是那決定性的瞬間,並不簡單,也許「咔擦」幾秒,可等待則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

「你必須等待,等待,再等待,充滿耐心地等待。有時我會在街頭等上幾個小時,運氣好的話,回家的時候不至於一無所獲。」

一張好的照片背後往往是幾天幾夜的守候,漫長的等待與最精準的眼光,考驗攝影者敏銳、不知怠倦的神態。

而何藩的這種拍攝手法與攝影大師布雷松(Henri Cartier Bresson)的「決定瞬間」(Decisive Moment)極為相似,所以他被譽為「東方布雷松」。

隨著他的作品,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提升,他在攝影界的影響力也非同凡響。

1958年——1965年更是連續8次獲得美國攝影學會評選的「世界攝影十傑」。

這些最容易被世人遺忘的美好,何藩把它們一一收藏。有人說搞藝術的人,總有那麼一點偏執,何藩也不例外。

他說:「小人物的那種悲慘的生活與奮鬥,我很自然的喜歡拍這類照片。」

「我對他們充滿關懷和同情,想通過鏡頭讓更多人看到,這些人如何為生活搏鬥。」

縱然,他在攝影界已名聲大噪,可他甘願跑去片場跑龍套,做場記,打雜幾年後才換來拍片的機會。

30歲進入邵氏公司,轉做演員。而他最經典的螢幕造型是邵氏影視劇中的唐僧角色。

1965年出演《西遊記》備受好評,之後又連續出演了《鐵扇公主》《盤絲洞》《女兒國》這些續集。

演員嘗試過了,他又轉到導演這一條路,總之關於一切文藝工作,他都樂此不疲,願意去努力突破。

不僅如此,何藩導演的電影《離》一舉奪得了英國Banbruy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引起世界矚目。

然而好景不長,當時的文藝片並不吃香,出於商業壓力以及公司施壓,要求他拍攝三級片。 

從藝術到情色,對一個手執相機幾十年的攝影師來說實在殘忍。可現實卻令人不得不屈服,不過他並沒有讓人失望。

於是《我為卿狂》、《春滿丹麥》、《長髮姑娘》、《玉蒲團》等經典三級片誕生了,還曾成為無數少男的啟蒙之作。

他拍的電影下裸露的女性胴體,在光影下亦顯得唯美至極,沒有絲毫情慾,並且能將女性最深情的一面刻畫得細緻入微。

葉玉卿更是因為影片《我為卿狂》成為廣大熱血少年的夢中情人。

而他拍攝的《浮世風情繪》還入選德國世界電影年鑑「東方古典電影代表作之一」。

他自己都萬萬沒想到,《浮世風情繪》後來竟被北京電影學院拿來做教材,並且得到張藝謀的推崇。

他畢生把三級片當做主要事業,拍了半輩子的情色電影。

他主導的情色電影,毫無半分露骨肉慾,帶有一種情色的藝術。

要知道,「一個藝術工作者,沒有了創作自由就變得行屍走肉,沒有靈魂了。當時我就受不了這種壓力。」他說道

1995年,58歲的何藩選擇了遠走他鄉,移居美國。他說:「拍三級片的名聲,讓家人太受累了」。

「我拍過很多三級片,但我的攝影從未妥協過,我所表達的都是真實的自我,是真正出於我的內心。」——何藩堅定的說道

而後,隨著年齡漸老,他沒有更多精力去拍攝,於是他把工作轉入到攝影技法上。

耄耋之年的何藩仍然堅持學習最新的攝影技法,了解當下的攝影趨勢,並自學PS把老照片重新處理,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

何藩說自己花了6年時間,翻弄舊作品,又嘗試各種不同的衝曬方法。他認為是給予舊膠片新面貌、新生命和新境界。

他把相片重疊衝曬在相紙上面,影像不受拍攝時間所限制,亦可利用工具把相片局部放大縮細,暗房處理正如Photoshop的前身一樣,把原本的寫實作品,增加了畫意元素,又有人文反思的意味。

2016年6月19日,他在美國加州聖荷西醫院去逝,享年八十四歲。

「我一生都在等待光與景物的交織,然後讓魔法在相機中產生。」——何藩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他是唯一將三級片當事業來做的導演,導了半輩子的艷情片,而最打動人的是他鏡頭下的舊香港!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