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儲蓄」撐起一個家….過時!低起薪、低成長已成常態,若是只靠儲蓄,早晚「賠一生」 觀看數:453 人
最近有個剛滿30歲的年輕上班族
透過臉書粉絲團寫信給我,
他說他月薪有4萬多,
即便省吃儉用,銀行存款
增加的速度還是很慢,
他覺得應該投資賺錢,
我問他
他說從還沒上學,父母就囑咐
以後不可賭博跟玩股票,
還加碼放送有親戚玩股票
玩到妻離子散。他還說爸媽一輩子
都沒有買過股票,靠著在區公所
與私人企業上班的薪水,
在南部買了一棟透天厝,
還把3個小孩拉拔長大。
不少相類似的理財觀,
、保險多買一點、用定存籌房子的頭期款。
這些無形中的意識,
讓我們在人生重大金錢決策上,
幾乎複製父母著的意念。
甚至有朋友跟我說,
即便他覺得 投資是必要的,
卻始終對 投資賺錢
存著一份罪惡感,一份做壞事、
違逆父母 的不安。
說來,
安分地靠薪水
成家立業是有道理的。在他們成長、
工作的1980年代,那是個每年GDP成長率
跟銀行利率都有10%以上
(沒錯,是現在的10倍!)的時代,
那時在台北買房只要300萬,
其他縣市更是不到200萬,
就算一個月薪水1萬5,
想買下房子也不是難事。
但是,多數人忽略的是:
當時可行的理財觀,
■過時理財觀,賠一生
低起薪與低薪資成長已成目前常態,
這兩件事加在一起的威力,
會讓薪水族生活愈來愈吃緊,
2000年以前,單靠薪水可以過得很好,
那是因為台灣的傳產與電子業代工
在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但當中國大陸與其他東南亞
加入全球化的代工陣營之後,
只要他們的勞資比我們便宜,
本地勞工薪水就很難有上漲的空間,
倘若台灣的產業還是代工取向,
企業就會只能透過找便宜的勞工
來保持毛利率,
一般來說,銀行的利率大
概跟GDP成長率差不多。
1980年代的GDP
每年有10%以上的成長率,
銀行定存利率同樣有至少10%的水準,
即使來到1990年代,都還有7%以上,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
很自然地會把定存、儲蓄險
視為最主要的資產配置,
久而久之,就變成理財的習慣去處。
但未來台灣的GDP成長,
在全球代工的角色沒有改變前,
平均將會維持在2%以下的常態,
也就是利息將會維持在低檔,
甚至低於物價上漲率。
除了安全的需求要放小部分
的救命錢在定存與儲蓄險上,
對於年輕人來說,
台股歷年最高點是1990年的
1萬2682點,同年大跌到2485點。
當時許多人連公司做什麼都不知道,
只是看到股價一直漲就忍不住進場了,
還有些更勇敢的人借錢融資買股票,
當然大跌時就死無全屍,
這些慘痛的經驗成為
父母對小孩百般叮嚀的負面教材。
殺下去大賠才會認分出場的錯誤行為。
正常來說,投資是參與個別公司
或是單一國家、全球的經濟成長,
只要長期而言,公司、國家
或是全球的經濟往上走,
當遇到重大利空回檔,
反而是進場參與經濟成長的好時機。
若只抱著投資很危險的觀念
有個朋友年收入約80萬,
在從事保險的親戚說服下
投入一半薪水進保險
(我也不知道為何保險公司
會讓他承保這麼高的保費),
除了一半的是儲蓄險外,實支實付、
癌症、意外險的規畫幾乎都是保到頂。
他連著幾年沒出事,倒是繳了
上百萬的保費,有次流感住院,
竟然領了10幾萬的保險金。
這位朋友平常過得苦哈哈,不敢聚餐、
不敢買好東西對自己好,
生活因保險而變調,
直到後來做了理財健檢,
才解約了一些不必要的保險。
這種「出事不會慘,不出事會很慘」
的保險買法,源自於大家對於保險的誤解,
在這個時代,理財已經是等同
工作收入的必要才能。
我建議大家可以撥出1/5逛臉書、
玩寶可夢的時間,了解常見的
金融商品:定存、保險、股票、
基金。對產品理解後,
還要學習資金配置。
以下有些基本叮嚀供大家參考:
● 不到40歲的年輕人,
建議留下6個月 生活費的資金 在定存就好。
● 一年總保費金額,含儲蓄險,
別超過年收入的1/5,把錢省下來 用在投資。
● 學習簡單 投資策略。
除了能掌握波段區間的高高手外,
一般上班族適合用大波段投資,
在股市大跌時進場,
如台股從高點跌20%,
美國跌10%就開始定時定額,
小時候父母告知我,
吃雞爪的小孩不會讀書
(據說是雞爪形狀會抓破書,
讓小朋友書讀不好),就因為這個告誡,
直到現在我不吃雞爪,
甚至對雞爪的顏色、形狀都很排斥。
父母自小的叮嚀讓我不敢吃雞爪,
我錯過的是膠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