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癌細胞最喜歡你做這7件事,10年後你會後悔的! 觀看數:2849 人
你今天做的事,可能正悄悄留給「癌細胞」可乘之機。
如果你日復一日做下去,10-30年後,一個正常細胞就會發展為一個癌細胞。
癌細胞最喜歡你做的7件事,你可別再做了:
90%的肺癌與吸煙有關①,可以說吸煙是肺癌的元兇。
你吸的很爽,但肺並不爽,因為吸煙給了癌細胞駐紮肺部的可乘之機。
假設普通人患肺癌幾率為1,大量吸煙的人患癌幾率是普通不吸煙人群的17倍煙。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有人曾做過一個形象的實驗,拿塞滿棉花的玻璃罐模擬人的肺部,兩側鏈接吸煙口和抽氣裝置。
一隻一隻煙吸下去,棉花里沾滿了煙草燃燒后的黑膠狀物質。
煙草中這幾百種的化學物質,其中60多種都與癌症相關,你的肺就一直生活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
中國現有3億吸煙者,二手煙暴露者有7.4億。
然而,很多煙民並不以為然,還幽默的回一句「趕緊抽支煙壓壓驚」,咱還是不要拿生命開玩笑了。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記住:不吸煙
酒精進入人體后,完全要依靠肝臟進行代謝,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乙醛、氧化物、超氧化物、自由基等②,對我們人體「毒性」很大。
我們的肝臟每24小時處理酒精的能力是180g,平均每小時處理酒精7.5g,相當於50°白酒不到半兩③。
酗酒的人,相當於肝臟一直泡在酒中、泡在那些有「毒」的代謝產物中,這就給了肝癌可乘之機。
酗酒不會立刻肝癌,但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接著是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最後就是肝癌了,嚴重酗酒甚至可誘發廣泛肝細胞壞死甚至肝衰竭。
記住:
① 不喝酒
② 不過量喝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25克酒精量=1瓶啤酒、1兩白酒、1杯紅酒。
③ 不空腹喝酒:喝酒前吃些主食、肉類、酸奶等。
在胃癌患者身上往往能找到共同點:飲食偏咸,常年愛吃腌制食品;吃飯沒準點,飢一頓飽一頓;都曾感染過幽門螺桿菌④。
別小看了鹽,高鹽可以說是導致胃癌的第一殺手。
攝入過量的鹽分后,因為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黏膜會造成直接影響,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記住:
① 每天每人總攝鹽量別超過6克。
② 少吃腌制食品,如鹽漬的蘿蔔、肉類腌製品等。
③ 少吃高「鈉」加工食品,如火腿腸、話梅等。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進食紅肉,即牛、豬、羊肉、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將給腸癌可乘之機,增加患癌風險。
我們在消化紅肉時,產生的膽酸的代謝產物和膽固醇的代謝產物增多,會對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有強烈刺激。
如果無肉不歡的飲食習慣不改變,經過5年-10年的刺激和發展,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會發生癌變,最終形成大腸癌④。
記住:
① 不超量:每人每天推薦水產品40-75克、畜禽肉40-75克(烹調前的重量)。
一個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及厚度的肉約50克。
② 紅白搭配:多吃一些魚蝦雞鴨等白肉,少一點牛羊豬等紅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脂肪飲食是乳腺癌的促發「刺激劑」,長期吃的太油膩,可使機體產生大量類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樣物質,它們能夠刺激腫瘤的發生及增長。
而且,吃的油脂太多,還可使機體發胖和免疫功能降低,更給了癌症可乘之機。
記住:
① 少吃油炸食品、奶油、薯片等高油脂食品。
② 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
食管的黏膜柔嫩怕燙,只要食物的溫度超過60℃,它就會被燙傷、脫落,當然你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
但受傷的食管反覆被燙傷,卻來不及修復,就可能形成食管炎,而在食管黏膜不斷自我修復中,就給了癌細胞可乘之機,在不斷的熱刺激下慢慢發生癌變。
記住:
① 喝水涼一涼:溫白開最好,熱水涼一涼。
② 吃飯別著急:吃飯別著急,剛出鍋的熱菜放放再吃,細嚼慢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量攝入甜食會增加胰腺癌發病風險的說法已得到公認,因為吃糖過多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胰島功能受到損傷,進而增加糖尿病風險,而流行病學資料表明糖尿病與胰腺癌有密切關係。
一般來說,每天如果攝入超過50克的甜食⑦,就可能埋下胰腺癌的潛在隱患,給胰腺癌留下可乘之機。
記住:
① 少喝含糖飲料,如甜汽水、奶茶等。
② 少吃蜜餞、糖果、巧克力等高糖食品。
本文參考資料:①健康時報網《90%的肺癌與吸煙有關 「癌老大」如何早篩早診》,②健康時報網《58%的肝癌是喝酒導致》,③健康時報網《從酗酒到肝癌僅有四步之遙》,④健康時報網《燙鹹肉酒甜!再這麼吃消化道腫瘤找上門》,⑤健康時報網《飲食預防乳腺癌,這9件事兒不可不知》,⑥健康時報網《燙鹹肉酒甜!再這麼吃 消化道腫瘤找上門》,⑦健康時報網《少吃甜食防胰腺癌》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任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