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用電量狂省70%!他回到家先做3件事
 

觀看數:516 人

每年夏天,電視都會報導“熱爆了!今年氣溫又破紀錄新高!”,在錯誤的能源政策下,台電總是會出現限電危機

 


用電量狂省70%!他回到家先做3件事 觀看數:516 人

 

每年夏天,電視都會報導“熱爆了!今年氣溫又破紀錄新高!”,在錯誤的能源政策下,台電總是會出現限電危機,每年我們都要和台電跳電風險賭運氣,身為老百姓的我們,該如何是好呢?

我們家一家四口,幾年前光是夏季兩個月一期的用電量就是646度電,後來我開始使用一些節能手法,現在一整年六期下來,大概只用1,000度電,這個紀錄至今全國無人能破。        

我如何獲得全國最強省電達人的稱號?訣竅是,運用科學的原理。

你想想,平常我們回到家時,會覺得很熱趕緊開冷氣,但為什麼夏天四五點斜陽仍炙熱時,從辦公室快速走路或騎機車回家,就不會覺得那麼悶熱呢?

原因是,靜止的空氣因快速移動而產生了風感,體感溫度自然往下掉,於是就不會覺得那麼熱。

所以,當你乘坐公車或捷運回到家時,體感溫度因為停滯的空氣,加上建築本身的蓄熱而上升,於是你會以為只能開冷氣解決問題。

創造風感,你就有比開冷氣更好的選擇。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回家三步驟:

1.開窗通風,把原先建築積蓄的熱氣給散掉。        

因為無論頂曬、西晒或東照,水泥外殼都會蓄熱,在我們實驗量測的經驗中,直接照射的頂樓到了下午1點40分,太陽輻射熱會直接傳導到天花板內側,室內就會持續加溫。大家不妨在晚上8點摸摸看外牆,東照的部分大概溫溫的、西晒的部分燙燙的,所以冷氣實際上主要是在吹的是牆壁,而不是吹你,這實在太浪費了吧!

2.拖地板        

3.洗澡        

拖地板和洗澡,會使身上和地上微濕水分蒸發,當氣體蒸發時,會吸收周邊的熱輻射,所以你會很快適應環境溫度,這時只需要再開電風扇的微風,就能讓你透心涼,省下開冷氣的錢。

少開冷氣5秘訣        

1.有壓縮機的空調設備用久了效能會逐漸衰退,所以將十年以上的家用空調設備更換成能源效率一或二級的會更省電。政府今年開始采“冷氣季節性能因數(CSPF)”的新檢測標準,取代以往的“能源效率比(EER)”分級標示,不懂沒關係,看貼紙標示級數即可。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電冰箱也有壓縮機,所以適用同樣的汰換原則。

2.如果你們家常常使用冷氣,請兩個禮拜清洗一次濾網,如此可以降低風阻,不會對冷氣造成負擔,一台小冷氣機可因此一年節省300元的電費。

        

3.現在的冷氣都有定時功能,從每天減少使用一小時開始,久了之後也會大幅省電。例如,你家冷氣都是開整晚的,到早上7點才關,你可以在前一天開始試著減少1小時,也就是把定時開關調到6點,並搭配電風扇使用。如果早上6點到7點沒有人被熱醒,這一個小時至少省下一度電,那麼第二天晚上你可以設定到5點,以此類推。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頂樓加西晒可能到半夜兩點多就不用再吹冷氣,東照的房間可能晚上12點就不用再吹冷氣,這省下來的電費可是很驚人的!

4.改買直流變頻電風扇,它只用到傳統交流電電風扇三分之一的用電量,且是冷氣機用電量的2%,所以和冷氣搭配使用,又增加風感,可以大幅省電。

5.從儲藏室拿出來的電風扇一定要先清洗並確認是否要上潤滑油,如果你去年收起電風扇前沒有清洗濾網和散熱葉片,今年請不要忘了,這些都可以幫助省電。

進階版居家建築外殼改善3手法        

如果你還想像我一樣省更多,你可以試試以下3種進階手法,這些方法在《綠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子》這本書也多有著墨,

1.生態綠化,就是荒野屋頂、生態綠陽台以及西晒牆面綠簾等,可藉由綠化植栽減少水泥牆和頂樓屋頂曬後吸熱放熱,達成隔熱效果

2.裝抗紅外線的窗帘,以及貼隔熱紙,這類商品選擇很多,且商家都有提供隔熱測試

3.在建築外部裝橫遮陽或縱遮陽例如格柵,或犧牲西晒面一點點空間製作隔熱牆。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用電量狂省70%!他回到家先做3件事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