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傳統民間習俗相傳「閏月添壽」,出嫁的女兒要買豬腳麵線幫娘家父母添歲壽、求平安。 觀看數:37779 人
台灣傳統民間習俗相傳「閏月添壽」,出嫁的女兒要買豬腳麵線幫娘家父母添歲壽、求平安。
「閏月」嫁出去的女兒提「豬腳麵線」回娘家為父母親「添壽」「添壽」也就是台語所說的「抽壽」。
按【台灣年俗—閏月添壽】的說法是:民間有「父母逢閏年減壽」之說。為了避免不吉祥,子女便用豬腳麵線來表示孝心,為父母延年益壽。
台灣傳統的觀念認為,嫁出去的女兒便是別人家的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的, 如果還會回娘家孝順父母,那是「多出來的」,而閏月也是多出來的月分,對長輩來說是少活一個月,因此有了「父母逢閏年而減壽」此一說法,而每逢農曆閏月之際,嫁出去的女兒就要買豬腳麵線回娘家幫父母添福添壽,誠如台灣俚語所說「呷麵線添福壽、呷豬腳增勇健」
雖然只是用普通的豬腳麵線,祝賀父母延年益壽、福祿萬千。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但因這個習俗的由來 是著眼於「多出來」的東西。所以也蘊含著父母親的壽歲也會「多出來」。 自然平添一份喜悅了。
現代人工作忙碌,無法趁此時節回家孝親,陪父母好好吃頓飯。依照傳統,除了用豬腳麵線表示孝心,也有人會包紅包或送金子替代。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台灣南部流行「閏年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為父母添壽的習俗。時間是在閏月來臨前或父母生日前,買「豬腳麵線」回娘家給父母添福添壽。
民間「閏月為父母添歲壽」這項傳統,通常是在農曆閏月初一到十五期間,出嫁的女兒會向娘家父母表達做子女的孝心。
不過盡孝的方式隨人各有不同,在早期並非人人富裕的社會裡,夫家經濟狀況較好的,身邊存有私房錢的女兒會特地打一片金葉子,讓娘家母親可以別在髮釵上;但對以前大部分人來說,手頭沒有那麼寬裕,最便宜、簡單的方式就是買麵線回娘家煮給父母吃,有點小錢的,則是會多加一小塊或整塊豬腳。
至於嫁到遠方的女兒,光是回一趟娘家,可能就要花上2、3天的時間,或是要忙於家務事、侍奉公婆,根本沒有辦法抽身回去陪陪父母,便會到當地城隍廟找道士幫娘家父母做添歲壽儀式。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一般添歲壽儀式又分為「小添」和「大添」,做小添約必須把父母的名字、農曆出生年月日、住家地址提供給道士,而大添,主要是多了點七星燈納福,讓父母的元神更有生命力。
由於現代人的經濟能力好,即使選擇大添助壽,基本上都還能負擔,但早期的人能夠花錢做小添,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
除了找道士,早期地方上有錢的旺族會自己製作宗教皂,在皂體中加入淨符,再請道士開壇祈福加持,只要透過每天的清潔沐浴,就能順便淨身與祝福。
像是祈求身體平安健康的「藥師皂」,在藥師經、金剛經、七星燈加持下,用祝福去除身上的穢氣同時保佑健康,只是老一輩逐漸凋零,現代人鮮少知道所謂的藥師皂,但不論用哪種方式,所要傳達的都是孝順父母的心意。
閏月是多出來的月份,很多人常搞不清楚哪個才是閏月,其實第一個是正月、第二個才是閏月,依習俗,添歲壽要在閏月時做才有用。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其實在現代的角度來看這傳統習俗,這樣的習俗不外乎就是價出去的女兒思念娘家的父母,透過這樣方式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是值得鼓勵。
「抽壽」的時間點。有三種版本。
一、在閏月那年的農曆正月。(不論閏幾月都是在正月進行)。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二、在閏月來臨之前。2017年適逢閏六月,所以要在農曆六月以前進行。
三、在父母親生日之前。
「抽壽」必備品。
【台灣習俗】『豬腳麵線』代表『添福益壽』
一、生的豬腳一支 且要連大腿那一塊肉 《不能跺斷、豬蹄不能切開》。
PS:豬的前後腳也有分別唷~ 父母健在→ 一前一後 or 前腳2支 。 單親→ 前腳一支 。
續弦 (繼父或後母)→ 後腳 。
二、麵線 2包 ,帶回去的豬腳、麵線要用紅紙圈起來。
如果長輩是素食者,也可以用紅包代替 (紅包袋上要寫豬腳、麵線)。
至於是否一定要買生豬腳呢?其實如果父母親沒有忌諱的話,生or熟食豬腳麵線都無妨啦!
因為不論習俗如何,能藉著這個習俗返家探視父母親,吃個飯、包個紅包給父母「添福添壽」略盡孝道。就很棒了。。。
2017年適逢閏六月,出嫁的女兒記得要買豬腳麵線幫娘家父母添歲壽、求平安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