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曾說:「台灣是全球回收界的天才。」沒想到台灣這個美麗的小島,竟然是世界垃圾再利用方面的代表國家。48歲的活塑集團執行長洪慶齡,把廢棄物變成一門生意,為台灣賺取大量外匯,被稱為「回收大王」!在羅馬尼亞,活塑集團在廢家電和寶特瓶回收方面的市占率高達9成,而在塞爾維亞,他們的亞寶特瓶回收市占率名列第一位。
此外,活塑的回收業務也發展到德國、立陶宛、希臘和馬其頓等地。在符合該國的環保標準後,就可以進入歐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活塑更建立了廢寶特瓶化纖製造廠,其產量是歐洲最多的。在創造歐洲第一套廢棄物雲端回收系統後,當地人只要滑手機,就可以做回收,使回收的過程變得簡單多了!
事實上,這位有遠見、厲害的執行長本來只是一位台南麵攤小販的小孩。身為高雄電影院老闆的父親在電視機普及後,家產賠光,只好前住台南另覓生計。他們一家白天擺攤賣麵,晚上幫人按摩,過著貧窮的生活。洪慶齡因此夢想成為到處闖天涯的企業家,決定到台北商專唸國際貿易。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洪慶齡在畢業後當編織袋設備廠貿易專員,於南非另闢市場後生意暴增,卻惹來另一家台廠殺到南非競爭。雖然最後兩家廠商都倒閉了,但他學到了一個重要的東西:要出去,而且要到台商不多的地方。
洪慶齡想起,曾把設備賣予羅馬尼亞廠商並獲得比其他國家多兩倍的利潤。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國家很遠,沒有台商有興趣到那邊,相信一定會有市場。當時29歲的他就這樣和老婆一起到羅馬尼亞,到這個沒多久前還是共產黨執政、汽車比馬車少的國家設立編織袋廠。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在20年內,洪慶齡每年待在異鄉有300天以上,學會了羅馬尼亞話,生了小孩,在這裡落地生根。慢慢地,他建立起回收王國,在4000多位員工中,只有2位是台灣人。如果他們關廠一日的話,羅馬尼亞就會因為回收率不達歐盟標準而被罰款660萬新台幣。洪慶齡一手把本來年營收只有40萬新台幣的編織袋廠,發展成年營收超過60億新台幣的跨國回收公司。
在1992年,台灣推出寶特瓶回收制度「一瓶換兩元」,在1997年的回收率就達到100%。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可是,羅馬尼亞的回收制度在2003年幾乎是空白的。為了進入歐盟,羅馬尼亞要符合歐盟的環保規定。因此洪慶齡把台灣寶特瓶的回收對策上呈環保部部長,沒想到對方非常認同和支持,還出力遊說民眾,希望讓法令通過。
在可以處理8百噸寶特瓶處理廠開張後,處理量實際上卻只有50噸,讓不少人都覺得他一定賠慘了。沒想到2年後,政府通過寶特瓶補貼政策,讓處理量提升到1萬公噸,回收率高達45%。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現在,他們更建立了手機App,讓民眾可以用手機叫回收車來到家門,把垃圾換成現金。連台灣都沒有的全新回收模式,竟然在羅馬尼亞誕生了。
來源 : 商業周刊
他真的是台灣之光呢!把新聞分享給朋友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