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刮痧、拔罐、按摩有講究,操作不當反受其害! 觀看數:2173 人
按摩、拔罐、刮痧等中醫保健越來越受到追捧,中醫保健的按摩手法是否正確會影響到身體康,操作不規範,反而會損健康。
按摩 熱手從心向外
按摩往往是被分為30分鐘、60分鐘或更長。時間越長,按摩的部位也就越多。手部按摩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保健師在按摩前,沒有自己先搓手預熱,這是不規範的。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根據人體手部解剖特點,手部按摩的順序則是從手的近心端向遠心端的順序按摩,然後按照由上到下,先外側後內側的操作順序進行。如果不是按照這個順序,那麼為你按摩的人十有八九是「野路子」出身。
無論是哪種按摩都要遵循先左後右的原則。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提醒注意:按摩後,受術者不宜立刻洗手,否則易進寒濕之氣。很多人往往是酒足飯飽後,或者極度疲勞時才會去按摩,其實這也是不可取的。醉酒、過飢、過飽、過渴、極度疲勞等狀態下都不宜進行手部保健按摩。
刮痧 單向刮長距離
很多病症刮拭過的皮膚表面會出現紅色、紫紅色或暗青色的類似「沙」樣的斑點,逐漸將這種療法稱為「刮痧療法」。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既然是刮痧,不出痧怎麼叫刮痧,所以大多刮痧機構強求出痧。每個人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傷風感冒的人容易出痧,中風的人刮痧就不易出痧,如果強求,則容易損傷體表。
所以刮痧有時間限制,一般每個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鐘為宜;局部病變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鐘之間,全身整體刮痧宜在40-50分鐘之間。
此外,刮痧不能來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內向外,應單方向刮拭,儘可能拉長刮拭距離。這樣是順著動脈血液循環的方向刮,才能促進血液循環。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刮痧部位也是有順序的,總的原則是先頭面後手足,先背腰、後胸腹,先上肢後下肢。
全身保健刮痧者,其順序是先頭、頸、肩、上肢、背腰、胸腹及下肢;頸部保健刮痧順序為頭、頸、肩、上肢;肩部保健刮痧順序則為頭、頸、肩上、肩前、肩後、上肢;背腰部保健刮痧則為背腰部正中、脊柱兩側、雙下肢。
提醒注意:刮痧結束後,宜喝一杯溫水,休息15分鐘。不宜食用生冷食物,出痧後30分鐘以內不宜洗澡。用稀有物品製成的刮痧工具來宣稱比其他刮痧工具好,其實手法比工具更重要。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走罐 脊背兩側促循環
在很多養生保健機構里,工作人員都會推薦走罐,這是一種比拔罐更好的方法。其實它也是拔罐的一種,我們通常說的拔罐其實是留罐,走罐比留罐要疼痛。足底走罐是一些養生保健經常推薦的一種,聲稱夠緩解疲勞,預防各種疾病等等。
其實走罐或拔罐更多是走脊背兩側,面積大且肌肉豐厚的部位。腳底肌肉並不豐厚,並且腳底角質較厚,不適合走罐。走罐的目的就是為了祛風散濕、活血化瘀、改善內臟功能,腳底角質厚則不容易達到這種目的。走罐療法宜選用口徑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圓、厚、平滑,最好使用玻璃罐。腳底走罐則無法使用口徑較大的罐子。
有人拔罐,整個背部都是罐,其實並非罐越多越好。拔罐時,血液會集中在皮膚下。如果罐拔多了,可能會導致頭暈等。因此年老、體虛及初次接受拔罐者,拔罐數量不宜多,留罐時間不宜過長。走罐時間也不能太長。
提醒注意:皮膚過敏者宜選用溫水進行走罐潤滑,而不宜選用潤滑劑等。水腫、尿毒症患者等不宜進行走罐。
足底按摩 反射調理全身
腳對應著身體的五臟六腑。做足底按摩時,當按到某個部位感覺疼痛時,就說,疼代表那有病。比如按腳後跟疼,是因為睡眠不好,按心臟反射區疼,說明心臟有病。其實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使勁兒按某個部分,當按到穴位時肯定會感覺疼痛,這是按摩產生的反射,能起到調理全身的目的,並非代表某種疾病。
此外,按摩時的力度很關鍵。第一次做足部按摩,施術者首先應該對心臟反射區(位於左足4、5跖骨之間)進行檢查按摩,並且是左腳,根據該區疼痛感程度來確定全足反射區按摩的力度。
按摩足部同樣要遵循先左腳後右腳的原則。此外,按摩足部時要先按摩六個基本反射區,即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腎、輸尿管、膀胱、尿道反射區,然後依次按摩足底、足內側、足外側、足背的反射區,最後重複按摩基本反射區。雙足反射區的按摩時間以40-45分鐘為宜。
提醒注意:按摩後施術者一般會提醒喝杯溫水,很多人並不在意。建議,一定要喝杯溫水。按摩後,不宜立刻洗腳。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