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工皂洗臉好嗎 手工皂比普通肥皂更健康嗎 觀看數:3355 人
近年來,在綠色環保的名義下,曾經退出人們妝台的古老手工皂重新回歸,一股手工製作肥皂(或稱香皂)的風氣逐漸風靡起來。
這一次,手工皂以「保養品」的身份掀起一股美容新風潮。
網路上,標明有各種功效的手工皂賣得紅火,一些添加了「珍稀」精油成分的手工皂更是價格不菲。
手工製作肥皂是一個很有意思的DIY工作,難度適中,條件要求不高,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喜歡動手的同學不妨嘗試一下。
不過手工皂洗臉好嗎?網上也有一些文章,聲稱這種採用冷工藝、手工製作的「冷製皂」,比工業化生產的肥皂對健康更有好處。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肥皂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得說說肥皂到底是什麼東西。
簡單地說,不管是工業還是手工製作的,肥皂都是用「油」和鹼發生化學反應後的產物。
確切地說,是由脂肪酸與氫氧化鈉(NaOH,又稱火鹼、苛性鈉,是一種鹼性很強的物質)發生了皂化反應生成的脂肪酸鈉。
用一個簡單的反應式可以表示為:
脂肪酸甘油三脂+氫氧化鈉 → 脂肪酸鈉+甘油
(註:此處原有錯誤,經網友指出已改正。
)
這裡所說的脂肪酸,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類別,至少可以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兩類,前者諸如豬油、牛油,後者則有橄欖油、椰子油等等。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肥皂中起到洗去汙漬作用的,正是脂肪酸鈉。
因此,脂肪酸鈉的質量,直接關係到肥皂的去汙能力。
實際生產中,肥皂(香皂)的配方往往是很複雜的,所用到的原料是幾種甚至十幾種脂肪酸的混合物,以期獲得較好的去汙效果與皮膚接觸感受。
「冷製皂」和工業皂有何不同
那麼,既然都經過了同樣的皂化反應,手工冷製皂與工業皂區別又在哪裡呢?不妨先來看一看手工冷製皂的典型製備方法[1]:先稱量出一定量的基礎油(即脂肪酸酯)、氫氧化鈉和水;然後將氫氧化鈉緩慢地溶解於水中並攪拌均勻;將基礎油加熱至60°C後,緩慢地倒入上述氫氧化鈉水溶液中,邊倒邊不停攪拌,倒完之後再攪拌15-20分鐘,並在整個攪拌過程中保持溫度處於40-50°C之間。
隨後,將糊狀物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卻,放置在陰涼通風處,4-6周後即可脫模使用。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而典型的工業製造肥皂的基本過程[2],則是將脂肪酸酯、氫氧化鈉水溶液加入到反應釜(就是一個很大的金屬罐子),用蒸汽加熱至水沸騰,並在強力的機械攪拌下反應數十分鐘到一個小時,所得產物用食鹽水洗滌、分層、乾燥並冷卻後得到皂基(即碎片狀的肥皂),將皂基幹燥、壓片、融化後,加入香料和其他一些成分(如消毒劑、保濕劑等),再澆入模具,脫模、打磨後得到肥皂。
兩個過程相比較,不難看出,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皂化反應的溫度:手工皂是處於60°C以下,工業製皂則往往在90-105°C左右。
溫度的差異直接影響到反應速率。
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是溫度越高反應越快,大致來說,溫度每提高10°C,則反應速率大約提高一倍。
也就是說,在手工製皂的過程中,整個反應的速度是很慢的,在二三十分鐘內根本無法完成皂化反應,而工業製皂過程則能確保絕大多數原料轉化為產品。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另一個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是反應物的均勻性。
不難理解,倒進燒杯裏的油和水,一般是會分成上下兩層的,這在化學上被稱為「非均相」,如果要讓這兩種物質充分接觸併發生反應,就需要強力的攪拌。
很顯然,手工製皂時用手拿著玻璃棒去攪拌,其效率遠不能和工業製皂中電動機帶動的機械攪拌槳相比;如果採用電鑽作為攪拌器會好些,但在低溫下,反應物的粘度較大(呈糊狀),其攪拌效果依然沒法和反應釜相提並論。
那麼,反應速度較慢,又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與工業製皂相比,倒進模子後凝固的手工肥皂還沒能反應完全,依然含有大量還沒來得及反應的原料,包括你放進去的「基礎油」和氫氧化鈉。
而氫氧化鈉是一種鹼性非常強的物質,與人的皮膚接觸後會迅速發生刺激和化學灼傷,接觸眼睛後更會造成劇烈的疼痛。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不幸的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放置」中的手工皂並不如人所願完全反應,因為室溫下的皂化反應比50°C下速率更慢。
更不利的是,此刻肥皂已經凝固成固體,油和氫氧化鈉之間的接觸面積比液態下小得多,進一步降低了反應的速率。
因此,即便在數周之後,依然可能有少量的氫氧化鈉沒有反應而殘留在肥皂中。
拿這種含有強鹼性物質的肥皂洗臉,怎麼會比工業肥皂更溫和呢?
此外,工業製皂時有一個用食鹽水洗滌的過程,其目的就是把未反應的氫氧化鈉洗掉,至少洗掉絕大部分;而用熱空氣吹乾皂基,也有助於降低工業製肥皂中的強鹼殘留。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手工皂的叫做「超脂皂」,即在投料時加大油脂的用量,或者說減少氫氧化鈉的用量,希望能讓鹼都被消耗掉而減少殘留。
但這種做法並不能讓皂化反應的速率加快,只能是在反應最終完成時(注意,是反應完全完成)確保沒反應完的是脂肪酸酯而不是鹼,在肥皂固化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即等待肥皂「成熟」的時間),依然還可能存在強鹼而刺激皮膚。
而究竟多長時間能讓皂化反應在室溫下徹底完成,目前還缺乏實驗數據,我們只能說,這個時間也許長達數月乃至數年之久。
然而,囿於手工皂本身的特點,又讓這個放置時間不能太長——因為作為原料的植物油是不飽和脂肪酸,成皂之後依然有「不飽和」的雙鍵,時間太久容易氧化變質;手工皂中的甘油也會因為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使得肥皂表面潮解甚至液化。
手工皂更天然營養嗎?
有些網文強調說,手工製皂保留了皂化反應的副產物——甘油,而這種「純天然甘油」正是肌膚保濕的重要物質。
但細想一下,大多數人在用香皂洗臉之後,都會再用清水洗凈肥皂泡沫,而這個水洗的過程也會將泡沫中帶來的甘油一併洗掉,其保濕作用未必有效。
有些網文還說,工業製皂的過程中溫度很高,會破壞加進去的一些天然營養物質。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存在。
工業製肥皂中,一般也會額外添加很多香料、植物提取物、甘油等物質,但並非在皂化反應時加入,而是在皂基融化澆模的過程中摻入,此刻的溫度完全可以控製在60°C以下,並不比手工皂的溫度要高。
相反,手工皂的整個製造、成熟過程中一直有大量的強鹼存在,這些香料和「天然營養物質」很可能會在氫氧化鈉的作用下反應、分解,被破壞的程度會更高。
總而言之,從上述介紹中不難看出,手工冷製的肥皂中強鹼性物質的含量往往較高且無法準確檢測,用來洗臉未必是一個好主意。
如果一定想用來洗臉,最好多放置一段時間。
此外,如果要用pH試紙檢測手工皂的pH值,不妨在皂上的不同部位多鑽幾個小洞,把樣本拿出來溶合在一起後再測,會比只測一個地方準確得多。
當然,手工製皂過程本身就能帶來許多樂趣,偶爾做下並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