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別把「放屁」不當回事,這3種情況是身體發出的警告,可要小心了! 觀看數:4940 人
說起放屁,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挺尷尬。其實,放屁是人的一種生理現象,它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表現。但在生活中,有沒有屁放、屁多還是屁少、放屁臭不臭等均與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因此,在生活中應該加以留意自己的「屁事」。
「屁事」不小,關乎健康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消化胃腸專科副主任 于濤
放屁是個複雜的過程。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不難看出,在這一過程中消化道的通暢性、胃腸的蠕動狀態、飲食的成分、消化吸收的水平及腸道菌群的情況均可以影響放屁。
不放屁應警惕腸梗阻
若長時間放不出屁,往往引發腹脹,這一般是由胃腸道阻塞或者蠕動障礙導致的。例如新生兒無肛症的時候,由於排氣的出口發育異常,就沒有屁放。由腸粘連、腸扭轉、腸套疊或者消化道腫瘤等各種原因引發的腸梗阻塞也是無屁可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這些情況下腸道內的氣體不斷產生,導致明顯的腹脹、腹痛,甚至嘔吐。但由於腸道本身的閉塞無法向下排氣,自然就形成了腸梗阻典型的「痛、吐、脹、閉(肛門無排氣、排便)」的臨床表現。一旦出現這些情況,要立即停止進食、喝水,更不要以為是便秘,自行服用瀉藥,一定要及時就診。
放屁多與消化不良有關
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定義每天放多少屁才算正常,人們只能和自己平時的狀態相比較。這是因為屁的產生受到進食量、食物成分、腸道菌群情況等多方面的影響,正常人也有不小的波動。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有時放屁過多往往是吃了較多的澱粉類食物,比如紅薯、土豆,或者洋蔥、豆製品等。因此,飲食結構中有導致放屁增多的成分時應當減少澱粉類食物的攝入量,增加蛋白質、蔬菜、水果類食物,使飲食達到平衡,自然就能減少屁的產生。
此外,進食量過大和消化不良也可以增加腸內無法消化吸收的食物成分,為後續與腸道菌群相互作用而產氣增加提供了條件。同時,菌群紊亂,尤其是產氣菌過多,也可以引起腸腔內氣體的增加。
因此,健康的飲食習慣很重要。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臭屁多是飲食不合理
隨便放屁有顧忌,除了有響聲,主要是有臭味。其實,屁的臭味也是提示機體健康狀態的一個有用的指標。較臭的屁可以是由於腸道內有較多的糞便瀦留,沒有及時排出,就是所謂的便秘。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目前認為,臭屁的臭味來源於其含有的吲哚、糞臭素、硫化氫等氣體成分,雖然這些成分含量很低(大約1%),但輕微的改變就可以帶來明顯的臭味。引發臭屁的氣體大多是由未及時吸收的蛋白質食物成分分解產生的。
因此,應該減少過多的動物蛋白(雞、鴨、魚、肉)及蛋的攝入。同時,也應該注意因胰腺疾病、消化酶分泌調節紊亂等消化功能減低所致臭屁的可能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由於胰腺萎縮,產生的各種消化酶不足,就會引起脂肪瀉及臭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