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齒輪是人類史上的偉大發明,透過齒輪,我們得以完成許多精密的機械,讓人類發展更上一層樓。一直以來齒輪都被認為是人造產物,因為自然界完全沒有任何齒輪構造,但現在這個論點終於被推翻了! |
|
|
|
科學家終於首次發現「昆蟲體內有齒輪」,知道作用之後只能說人類還是輸給自然太多了!
觀看數:9336 人
齒輪是人類史上的偉大發明,透過齒輪,我們得以完成許多精密的機械,讓人類發展更上一層樓。一直以來齒輪都被認為是人造產物,因為自然界完全沒有任何齒輪構造,但現在這個論點終於被推翻了!
一切的關鍵竟然就在這隻小小的昆蟲,「飛蝨」(planthoppers) 身上!飛蝨在歐洲是非常常見的昆蟲,而劍橋的科學家發現飛蝨的兩後腳關節有鋸齒結構,而且互相對應,就像齒輪一樣,作用是讓飛蝨在起跳時保持左右腳對稱。
透過解剖分析及飛蝨跳躍時的高速錄影影片,劍橋大學動物學系的教授Malcolm Burrows跟Gregory Sutton才終於在自然界中首度發現齒輪結構,他們也將這項大發現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兩隻後腳的齒輪結構互相嵌合,讓飛蝨在起跳時兩腿保持對稱。飛蝨起跳時兩腳動作差距只有30微秒 (1微秒=1/1000000秒)。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Malcolm Burrows教授表示兩腳那麼對稱的動作是無法透過神經系統完成的,因為神經訊號傳導的時間對這麼緊密的協調動作來說還太慢了。不過透過齒輪結構,飛蝨只需要送出讓肌肉產生相同力度的神經訊號,其中一隻腳起跳的時候,齒輪結構就會自動帶動另一隻腳,讓兩腳動作幾乎同時。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齒輪結構只在飛蝨的「青少年時期」才有。一旦飛蝨完成最後一次蛻皮變為成蟲,齒輪結構就會消失。目前齒輪結構在成年期就會消失的原因不明,不過研究者指出齒輪結構的缺點就是一旦有一個齒壞掉,整個齒輪結構都會損壞。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在非成蟲時期,齒輪出狀況還能透過蛻皮修正,但成蟲就不會再蛻皮,也就沒有機會修正齒輪了。
來看看影片介紹吧!
來源:Twistedsifter
真的超酷的,沒想到昆蟲身上有這麼精密的結構!分享給喜歡新知的朋友看看吧!

熱門推薦
-
857 觀看
-
2008 觀看
-
2087 觀看
-
-
11116 觀看
-
26332 觀看
-
33730 觀看
-
21498 觀看
-
8111 觀看
-
27366 觀看
-
3334 觀看
-
655 觀看
-
2923 觀看
-
5175 觀看
-
12612 觀看
-
1392 觀看
-
298 觀看
-
1731 觀看
-
3770 觀看
-
584101 觀看
-
3221 觀看
-
87665 觀看
-
930454 觀看
-
5672 觀看
-
537 觀看
-
21448 觀看
-
32236 觀看
-
1456 觀看
-
1159 觀看
-
1569 觀看
-
5838 觀看
-
11146 觀看
-
1496 觀看
-
334 觀看
-
673 觀看
-
1859 觀看
-
9349 觀看
-
2051 觀看
-
3598 觀看
-
1478 觀看
-
4365 觀看
大家都在看
-
747 觀看.
-
66488 觀看.
-
2387 觀看.
-
3752 觀看.
-
15800 觀看.
-
24836 觀看.
-
23544 觀看.
-
539 觀看.
-
5040 觀看.
-
9191 觀看.
-
9611 觀看.
-
3599 觀看.
-
6959 觀看.
-
11140 觀看.
-
3145 觀看.
-
5076 觀看.
-
3562 觀看.
-
839 觀看.
-
940 觀看.
-
4186 觀看.
這裡滾動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