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必看丨熟肉、腌菜、速凍食品…這12種食物怎麼吃最安全? 觀看數:675 人
今天(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主題是「食品安全」。然而,從紅心鴨蛋、致病福壽螺到三聚氰胺奶粉;從毒豆芽、熒光蘑菇到硫磺姜……頻頻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犯愁:現在到底還有什麼可以放心吃?
為此,記者採訪多位相關專家,澄清大眾關於食品安全的疑問,教你正確規避風險,挑出真正的放心、安全的食品。
膨化及油炸食品:最好別吃
專家:在選擇一種食物時,如果營養很好,安全性稍有顧慮的話,可以有選擇的吃;但營養很差,安全性也不高的食物就應該堅決不吃,膨化及油炸食品就是個典型。
膨化及油炸食品多用棕櫚油來炸,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為了讓它脆,明礬可能超標;為了讓它好看,色素可能過量;為了讓它香,鹽分和香精可能太多。
熟肉製品:別買太艷的 回家要加熱
專家:肉製品的最大隱患是濫用嫩肉粉,可能含有亞硝酸鹽。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此外,專家表示熟肉買回來蒸10—15分鐘再吃,才能保證衛生。
醬腌菜:別去小攤買
專家:人們有些誤會醬腌菜了。其實,醬腌菜、酸菜等食品,如果管理規範,是可以避免致癌物的產生的。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乳製品:多買純牛奶、純酸奶
專家:目前國家對乳製品的監管非常嚴格,超市裡銷售的一般都是合格安全的。建議大家購買營養價值相對高的純奶或者純酸奶,因為國家監管更嚴,標準更多。
鮮肉:買冷藏的 好肉不滲水、肉餡易成團
專家:鮮肉的危害來自兩方面,一類是瘦肉精等藥物污染,一類是致病菌等微生物污染。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專家表示,後期人為的危害主要是注水肉的問題,而且現在不光是注入純水,甚至還加入了磷酸鹽、膠質等其他物質,買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別。
罐頭:買罐蓋微凹的
專家:罐頭能夠長期保存而不變質,得益於密封的容器和嚴格的殺菌,與防腐劑毫無關係。
選購罐頭時,首先要注意觀察包裝是否完整,是否有泄漏,罐蓋、瓶蓋是否生鏽、擦傷,是否商標浸油。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速凍食品:買冰櫃底層的
專家:購買速凍食品時,首先注意不要買散裝的:一來不知道保質期,二來也不能保證生產廠家可靠。其次要買冰櫃最底部的,那裡溫度最穩定。
再次,不要買已經結冰或者結霜的產品,這種是融化之後再凍上的,被微生物感染的機會就更大一些。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食用植物油:多選壓榨油
專家:在超市裡買的品牌瓶裝油,就不會出現所謂地溝油的問題。而油脂中查出可能有致癌物,這是在植物油精鍊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的。
買油的時候,最好買壓榨植物油,比精鍊植物油要好。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油不要燒太熱,吃油不要過量,自家的廚房才是控制食用植物油安全的最關鍵環節。
速食面:盡量少吃
專家: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速食面都是應該盡量少吃的食物,它的維生素太少,熱量又比較高。傳統的油炸速食面又含有很多的油,附帶油料包中的油也有氧化危險,建議油料包只放一半。
專家建議:「不要直接把調料包和面餅一起泡,應該先泡面餅,把湯倒掉之後,再重新倒水放入料包。這樣能讓面餅中的脂肪和防腐劑溶解在第一遍的湯里。」
蔬菜:吃時令菜
專家:其實從每年的抽查來看,農殘已經越來越少,情況越來越好了。建議大家多去超市買菜,買一些標明了蔬菜基地標籤的蔬菜。
這樣的蔬菜在種植栽培過程中都比較規範,安全性更有保障。另外,多吃時令菜,不但農藥殘留少一些,營養也更豐富,對身體更加有益。
貝類:一定要加熱至全熟
專家:貝類具有「生物富集」的作用,它在攝食的時候會把重金屬離子帶進體內,但沒有能力消化和排出,造成重金屬殘留,時間長了就「越攢越多」。所以最好不要長期、大量食用貝類食物。
如果只是偶爾吃一些,也無需太擔心重金屬中毒的問題。此外,貝類一定要加熱至全熟,最好採用蒸、煮的方法。如用要「炒」加工,一定要炒至貝殼全部「開口」,不能自然開口的最好別吃。
點心:學會辨別天然奶油和人造奶油
天然奶油比人造奶油價格貴好幾倍,所以在糕點製作中使用人造奶油的現象比較普遍。人造奶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長期大量食用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危險,甚至阻礙兒童智力發育,誘發老年痴獃。因此,應該少吃含有人造奶油的糕點。
專家:消費者可從以下幾點對兩者進行區分:天然奶油容易化,如果蛋糕在室溫下沒放多久就要化,應該是真正的天然奶油;如果蛋糕在室溫下放置大半天形狀都不變,入口也不易化,那可能就是人造奶油。